[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纺丝组件的烧结金属过滤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000.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1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韦开顺;周洋;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B22F3/11;B22F3/10;C22C30/00;C22C23/02;D01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丝 组件 烧结 金属 过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纺丝组件的烧结金属过滤芯包括合金粉、粘结剂和造孔剂,其中合金粉可以通过粘结剂均匀的黏附在造孔剂的上,在烧结的过程中,造孔剂挥发,造孔剂的粒径的大小调节烧结金属过滤芯的孔径大小为50~100μm,使得烧结金属过滤芯过滤精度达到50~100μm,本发明的合金粉包括镁元素、钨元素和铝元素,这三种合金粉末的价格比较低,制备得到的烧结金属过滤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应用于纺丝组件中过滤精度极大的提高,可以过滤更加细微的杂质和凝胶粒子,甚至具有剪切凝胶粒子的功能,使纺丝熔体更加纯净,减少因为杂质使丝条产生弱点而导致的断头飘丝,生产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纺丝组件的烧结金属过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金属过滤芯采用金属粉末为原材料,经过冷轧成型后,通过高温真空烧结制成,烧结金属过滤芯可实现微米级的精密过滤,可分离液体、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当流体经过一定精度的滤芯后,杂质被阻挡在滤芯表面形成滤饼,纯净的流体通过滤芯流出,使被污染或含有杂质的流体洁净到正常生产所需状态,以保证下游装置获得纯净的产品或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不同于非金属烧结滤芯的是,当烧结金属过滤芯表面的滤饼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其具有高强度的性能特点,所以可通过一定的反向压力对滤芯以反冲洗或反吹或超声波的方法进行清洗滤芯,使滤芯可以再次使用。
涤纶纤维是各种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用量最大的纤维,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它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在国防、工业用布和民用服装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用处。特别是在纤维领域,缩聚所制得的聚酯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涤纶纤维,这种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回弹性适中,耐光、耐热、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因此从涤纶纤维问世以来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涤纶长丝纺丝生产过程中,纺丝组件是比较关键的部分,涤纶长丝纺丝组件过滤介质通常采用不同目数的烧结金属砂或海砂作为熔体过滤增压材料,对于聚酯类纺丝熔体,一般组件起始压力需要设计在100~120bar状态下以达到正常纺丝,组件使用周期基本可以在35~45天。由于差别化纤维比例在化纤生产过程中逐渐增加,共聚酯、阳离子、涤锦复合、并列复合等改性聚酯或特种化纤生产呈现爆发增长趋势,但这些聚合物熔体因为聚合物改性而带来杂质增多、凝胶粒子增多,或者以为复合纺丝组件结构限制而使单位面积熔体过滤流量剧增,导致纺丝组件使用周期非常短,例如阳离子纤维纺丝组件使用周期多在15天左右、涤锦复合纤维纺丝组件使用周期在10~12天左右、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使用周期在3~12天之间,有些熔体纺丝甚至只有2天,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加大生产消耗、工人劳动强度也增加不少。
现有技术中,烧结金属过滤芯采铜粉、镍粉、不锈钢粉、钛粉等材料制备而成,这些金属粉末生产成本高,且仅仅采用金属进行烧结制备过滤芯在烧结的过程中烧结金属过滤芯的孔隙不易控制,制备得到的烧结金属过滤芯的品质不一,容易出现残次品。这些材质有的不适于聚酯类熔体纺丝使用,有的过滤芯耐压较低,在高压成型过程容易出现残次品;有的过滤芯中含有大量的铁,在纺丝过程中由于铁离子的存在会影响织物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纺丝组件的烧结金属过滤芯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烧结金属过滤芯价格便宜,品质稳定,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丝组件的烧结金属过滤芯,所述的烧结金属过滤芯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合金粉 50~90份
粘结剂 5~10份
造孔剂 5~40份。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以所述的合金粉的重量为100%,所述的合金粉包括30~50wt%的镁元素、10~30wt%的钨元素和30~50wt%的铝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