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8794.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3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元;吕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核达中远通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53/20;B60L50/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田艺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宝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车载 充电机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模式中,PFC控制模块识别系统的输入模式,并将输入模式通过LLC控制模块和应用层接口模块告知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根据输入模式发送充电使能指令给应用层接口模块、LLC控制模块及PFC控制模块;应用层接口模块、LLC控制模块及PFC控制模块开启相应的充电操作;在放电模式中,整车控制器根据输出负载类型设置系统的输出模式,并发送放电使能指令给应用层接口模块、LLC控制模块及PFC控制模块;应用层接口模块、LLC控制模块及PFC控制模块开启相应的放电操作。本发明避免了系统工作时的逻辑漏洞和隐性故障点,增强了双向充电机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充电技术正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充电方案主要为采用单相或者三相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且可较为成熟在实际中应用。但集成了正向充电功能和反向逆变放电功能的双向充电机仍属于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在一个系统内同时集成了AC-DC-DC 和DC-DC-AC的功能,所有功能共用一套硬件,且需要用三个MCU实现不同的模块功能,因此在控制策略上大大增加了复杂度,且容易引起逻辑死锁等问题。
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充电模式中,PFC控制模块通过检测三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识别系统的输入模式,并将所述输入模式通过LLC控制模块和应用层接口模块告知整车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输入模式发送充电使能指令给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所述LLC控制模块及所述PFC控制模块;
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所述LLC控制模块及所述PFC控制模块开启相应的充电操作;
在放电模式中,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输出负载类型设置系统的输出模式,并发送放电使能指令给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所述LLC控制模块及所述PFC控制模块;
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所述LLC控制模块及所述PFC控制模块开启相应的放电操作。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PFC控制模块检测三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时,如果第一相检测到有交流电压,第二相和第三相没有检测到交流电压,则判断所述输入模式为单相输入模式,如果第一相、第二相机第三相均检测到有交流电压,则判断所述输入模式为三相输入模式。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模式中,所述PFC控制模块通过串口通信将所述输入模式告知所述LLC控制模块,所述LLC控制模块通过串口通信将所述输入模式告知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通过CAN通信将所述输入模式告知所述整车控制器。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模式中,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CAN通信将所述充电使能指令发送给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通过串口通信将所述充电使能指令发送给所述LLC控制模块,所述LLC控制模块将所述充电使能指令通过IO口信号的形式发送给所述PFC控制模块,当所述LLC控制模块处于开机状态时,所述PFC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信号给所述LLC控制模块;当所述LLC控制模块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PFC控制模块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LLC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平信号为所述LLC控制模块的关机信号,所述高电平信号为所述LLC控制模块的开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核达中远通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核达中远通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