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锰氧化矿流态化焙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7866.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昊延;朱庆山;王珍;谢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1/10 | 分类号: | C2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武玥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矿流态化 焙烧 系统 方法 | ||
一种铁锰氧化矿的流态化焙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进料仓、干燥器、旋风预热器、流态化焙烧炉、还原气冷却器、间接水冷器和出料仓。方法为:(1)矿粉由进料仓经干燥器脱水;(2)干燥矿经旋风预热器预热升温;(3)热矿粉进行低温流态化磁化还原焙烧;(4)还原矿经还原气冷却器和间接水冷器两段无氧换热降温后送弱磁选分离。本发明具有铁锰氧化矿低温高效磁化还原,铁氧化物相磁化率和锰氧化物相还原率高、显热有效利用、能耗低的优势,能够实现铁锰氧化矿中铁锰共生资源的高效分离利用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锰氧化矿流态化焙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优质锰矿、铁矿资源基础工业消耗巨大,日渐匮乏。而我国大量的低品位铁锰共生矿资源尚未实现大规模铁、锰资源有效分离利用。同时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大量进口的铁锰共生矿,由于相比传统锰矿铁含量高,也限制了其广泛替代锰矿资源利用。一般而言,铁锰共生矿多为高价金属氧化物矿,原矿中铁矿物多以赤褐铁矿相Fe2O3形式存在,锰矿物多以二氧化锰矿相MnO2形式存在。传统选矿工艺难以实现Fe2O3和MnO2的有效分离。因此,开发一种铁锰氧化矿中铁、锰资源有效分离利用的方法对缓解我国铁精矿和锰精矿资源供应不足,支撑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难选铁矿和难利用氧化锰矿的单独资源加工利用最为有效的手段是难选铁矿磁化焙烧-弱磁选富集利用和氧化锰矿还原焙烧-酸浸电解利用。其焙烧基本反应分别为Fe2O3+CO/H2→Fe3O4+CO2/H2O和MnO2+CO/H2→MnO+CO2/H2O,前者弱磁性Fe2O3转变为强磁性Fe3O4,后者难酸浸MnO2变为易酸浸MnO。从焙烧反应器角度主要分为竖炉、回转窑和流化床三种。其中竖炉和回转窑需要入炉原料粒度在厘米级以上,由于炉料粒径大,反应动力学条件差,其能耗较以毫米级及以下入炉料运行的流化床高30%以上,且焙烧难选铁矿时容易出现过还原和还原不足的现象,直接影响收率。流态化焙烧直接利用粉料入炉有低温反应效率高、能耗低、反应物相转变均匀的突出优势,因此是当前工业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现有流态化技术方法仅在单独加工处理难选铁矿或难利用氧化锰矿的背景目标上进行工艺设计,难以充分满足铁锰共生矿铁、锰资源同时焙烧利用的工艺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输送缓存装置
- 下一篇:数据集质量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