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烘筒加热方法及基于该方法制成的烘筒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716.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宇;高卫东;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方法 基于 制成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烘筒加热方法及基于该方法制成的烘筒,其中方法包括在烘筒内设置红外辐射源,通过红外辐射源加热烘筒,使烘筒外圆周面升温至目标温度。烘筒包括外筒体、封闭、转轴,外筒体内部设置有红外辐射源,红外辐射源加热外筒体使其外圆周壁温度上升。本发明通过在烘筒内设置红外辐射源,使得烘筒外壁工作温度提升的同时,消除烘筒外表面鼓起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筒加热方法及基于该方法制成的烘筒。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烘筒通常是采用蒸汽直接加热,由于蒸汽加热存在一定压力,因此烘筒外圆周壁经常会出现微鼓现象,该现象在烘筒中部尤为明显,导致烘筒上各部位在加热状态下的周长不一致,从而导致缠绕在烘筒不同位置的纱线或织物所受的张力存在区别,牵伸量存在区别,影响纱片或织物的品质。
对于具有较高温度要求的烘筒而言,蒸汽直接加热的温度达不到使用要求,采用蒸汽直接加热,烘筒表面温度一般为105℃左右,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则需要进一步加大烘筒内部蒸汽的压力,这对于烘筒而言是不切实际的,会大大增加烘筒使用的危险性,且会使烘筒外形进一步鼓起,造成纱线质量下降。
采用导热型电加热管加热烘筒虽然能够提高烘筒表面温度,但是导热型电加热管必须辅以导热油采能对烘筒进行有效加热,否则会导致烘筒表面温度严重不均的现象,导热型电加热管需要插入导热油内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对烘筒的密封要求也很高,存在导热油漏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烘筒表面鼓起、提高烘筒表面温度且能够使烘筒表面温度均匀的烘筒加热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烘筒加热方法,包括在烘筒内设置红外辐射源,通过红外辐射源散射的红外线加热烘筒,并经烘筒自身的热传导使通通外圆周面温度升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外辐射源为电热丝、硅碳棒、远红外辐射电热管、燃烧器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当热源为燃烧器时,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头上裹覆有金属纤维织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金属纤维织物与燃烧头之间设置有支撑体,从所述燃烧头逸出的燃气在金属纤维织物内部燃烧,将金属纤维织物加热至白炽状态,金属纤维织物的热量以热辐射方式释放以加热外筒体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烘筒内同轴设置有一个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与烘筒筒壁之间注入导热油,所述红外辐射源设置在内筒体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烘筒内设置红外辐射源对烘筒进行加热,由于红外辐射源的加热温度高,无压力要求,因此能够有效提升烘筒表面温度,且不会导致烘筒表面供起的不利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在烘筒内部同轴设置内筒体,并在烘筒筒壁与内筒体之间充入导热油,利用导热油传导热量到烘筒外圆周面上对纱线或织物进行烘燥,由于增加了内筒体及导热油,使得烘筒的抗压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可消除烘筒外表面鼓起的现象,同时,导热油能够均匀吸收热量并将热量均匀传递到烘筒外表面上,从而使得烘筒外表面温度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燃烧器作为红外辐射源,并在燃烧器的燃烧头上裹覆金属纤维织物,利用白炽话的金属纤维织物形成热辐射对外筒体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温度以及加热均匀性,消除烘筒内部高压状态,消除烘筒表面鼓起现象,提高烘筒加热的热效率。燃气燃烧产物不会污染大气。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支撑体时金属纤维织物与燃烧头分离,时燃烧头上的火焰在金属纤维织物内部燃烧,将燃烧热量全部被金属纤维织物吸收,然后由金属纤维织物将热量转化为热辐射对外筒体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烘筒加热方法制成的烘筒,使烘筒表面加热温度提高,表面平整不起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