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259.3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E04H6/42;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车库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模型、垂直升降仓、控制器,主体骨架有若干停车层,包括两排停车位、移车通道,垂直升降仓的出口与移车通道连接,每层停车层有小车,每个停车位设置一对用于承载模型汽车的第一载车板、承载小车的第二载车板,小车可驶入模型汽车的车底并将模型汽车托起,停车位内设置对车位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垂直升降仓内设置用于将模型汽车垂直运送到各楼层的电梯,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将立体车库实际工程实验应用到学生的专业课实验中,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理论知识在立体车库控制中的具体工程应用,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训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拥有量大幅度增加,城市立体车库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双层或多层立体车库一般不配备车辆升降装置,车辆通过斜坡进出立体车库。需要较多的空间建设坡道,且不利于建筑物的车库改造实施。也有一些立体车库是采用转盘平台取放车辆,但它占地面积大,安全系数低。因此,直立升降式的立体车库将会是今后城市立体车库的方向,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也在围绕类似的课题展开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侧重实际应用,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实训教学只有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完善,才能使学生获得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停车位的需求增多,多层智能车库能够保证城市车辆存取的安全有序运行,如果能够将多层智能车库控制的实训教学装置引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将能够作为学生学习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程控技术等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很好的载体,还能够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研发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
同时,如何利用传感和光电元件对车位进行自动随机地存取的调度,有效提高停车库利用率及其存取车效率,使车库智能管理达到科学化、智能化、合理化,也是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以实训目的开发一款多层立体智能停车场,采用直立升降、平移运输的停车管理模式,使模型汽车的搬运方便、高效、可靠。通过教学辅导模型,将实际工程实验应用到学生的专业课实验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智能车库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模型、垂直升降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模型由铝型材拼接形成主体骨架,主体骨架包括若干停车层,停车层包括两排停车位、以及夹在两排停车位中间的移车通道,垂直升降仓的出口与移车通道连接,每层停车层配置一个可在移车通道上行走的小车,每个停车位设置一对用于承载模型汽车的第一载车板、以及用于承载所述小车的第二载车板,所述小车包括车轮、车架、顶板,所述顶板可相对车架提升,从而使得小车可驶入模型汽车的车底并将模型汽车托起,所述小车由第一电机驱动,停车位内设置对车位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垂直升降仓内设置用于将模型汽车垂直运送到各楼层的电梯,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包括时钟电路,所述时钟电路用于计算模型汽车停放时长。
所述移车通道包括两平行的承载导轨,驱动所述移车板沿承载导轨滑动的皮带轮移动机构。
所述皮带轮移动机构包括皮带电机、电机轴、主动轮、从动轮及皮带,所述皮带电机固定在竖梁上,皮带套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移车板的底部固定在皮带上,所述电机轴驱动主动轮转动使皮带移动,从而带动移车板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