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分类垃圾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28920.5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6;B65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6 | 代理人: | 罗攀 |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分类 垃圾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具有容纳腔,在桶体的上方设置有桶体开口;桶盖,配置于垃圾桶的顶部并与桶体开口相匹配,用于打开或闭合桶体开口;多个分类容器,配置于容纳腔内并均分容纳腔且每个分类容器的容器开口朝向桶体开口,分类容器用于分别容纳对应类别的自容器开口掷入的垃圾;图像识别装置,配置于桶体顶部或桶盖上,用于对前方预设范围内的垃圾进行扫描以对垃圾分类,生成桶盖控制指令和分类提示信息;驱动装置,配置于垃圾桶顶部并与桶盖轴连接,驱动装置与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用于基于桶盖控制指令执行桶盖打开操作或桶盖关闭操作;提示装置,与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分类提示信息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物实验室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对应地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危害的同时,对医务人员以及从事污染物处理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若对实验室内的垃圾分类不当,对于后续的废物处理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生物实验室内垃圾类型多,种类复杂,污染难以去除,有不少存在感染性材料,处理不当会导致人员感染,常见的如医用手套、口罩、防护服,实验用品包装袋、玻璃片、纸、移液枪枪头、试管、血液等标本,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废弃物都是混合在一起倾倒,后续处理难度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往往是通过人为设定多个类别的分类垃圾箱,实验室人员在丢弃垃圾时,需要首先对待丢弃垃圾进行分类,然后依次丢弃至对应的分类垃圾箱,而由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从混合垃圾中对每个垃圾一一进行识别并进行丢弃,为实验室人员增加了大量的额外工作任务,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大大降低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用户体验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生物实验室内的垃圾进行分类的操作复杂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用户体验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通过在传统的垃圾桶上配置图像识别装置,自动对待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识别,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室人员丢弃垃圾的复杂度,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应用于生物实验室,所述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具有容纳腔,在所述桶体的上方设置有桶体开口;桶盖,配置于所述垃圾桶的顶部并与所述桶体开口相匹配,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桶体开口;多个分类容器,所述多个分类容器配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均分所述容纳腔且每个所述分类容器的容器开口朝向所述桶体开口,所述分类容器用于分别容纳对应类别的自所述容器开口掷入的垃圾;图像识别装置,配置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或所述桶盖上,用于对前方预设范围内的垃圾进行扫描以对所述垃圾进行分类,并生成桶盖控制指令和分类提示信息;驱动装置,配置于所述垃圾桶的顶部并与所述桶盖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桶盖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桶盖打开操作或桶盖关闭操作;提示装置,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分类提示信息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
优选地,所述分类垃圾桶包括四个分类容器,所述四个分类容器分别为危化品和污染物容器、利器容器、可回收污染物容器和不可回收污染物容器。
优选地,所述利器容器包括截针装置。
优选地,所述截针装置为凹型截针结构;或所述截针装置包括光电感应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光电感应组件配置于所述夹紧组件上方并与所述夹紧组件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组件用于获取所述夹紧组件上方的光电感应信息并生成对应的夹紧信号,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基于所述夹紧信息执行对应的加紧操作。
优选地,所述桶盖包括多个子盖体,其中每个所述子盖体与所述分类容器一一对应匹配设置,每个所述子盖体与所述驱动装置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未经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侧贴的贴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厂生产自动化输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