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8420.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虞力英;王军华;顾席光;江帆;徐永森;孙小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2D25/328 | 分类号: | B42D25/328;B42D25/46;B42D25/3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黄莹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全息 防伪 标识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其可以呈现更清晰的防伪图像,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防伪图像,且可以使防全息伪图像覆盖证卡的正面、反面的整版区域,提升了防伪证卡的使用效果。其包括承载基材,设置在承载基材上的全息结构支撑层,在全息结构支撑层上压制构成防伪图像区域的全息微纳结构,全息微纳结构之上设置保护层,承载基材为聚碳酸酯材料构成的不易变形的韧性结构,承载基材上设置材质为亲聚碳酸酯材料的全息结构支撑层;防伪图像区域的最大面积等于防伪证卡正面或者反面的面积;在保护层之下、在全息微纳结构所在的结构面上填充透明且折射率大于1.8的氧化物构成的介质镀膜层。同时也公开了全息防伪证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证防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证件,如身份证、驾照,通过在证卡的局部区域设置全息防伪结构来构成防伪图像,使用者通过肉眼即可观察到防伪图像,进而通过防伪图像辨识证件真伪。现有技术中,通过多种光栅结构、3D彩色透镜技术等微纳光学技术在防伪证卡的表面上实现不同的全息防伪图像,但是现有的防伪证卡上的全息图案,因为微纳结构、材质的原因容易导致亮度不足,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下,在使用者对全息防伪图像进行确认的时候,全息效果不明显,用户体验不佳;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方位图案的彩色效果,技术人员使用硫化锌作为全息防伪结构的介质镀膜层,然而硫化锌无法与相邻结构层进行分子结构级别的融合、无法保证证卡层间结合力,只能使用胶粘的方式把介质镀膜层和其相邻的结构层结合;所以,现有技术中的防伪图像是无法做到整版覆盖证卡的正面、反面,防伪图案的尺寸受限,只能做成小尺寸的局部防伪图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防伪图像因为亮度不足,导致用户体验不好,且全息防伪图像尺寸受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其可以呈现更清晰的防伪图像,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防伪图像,且可以使防全息伪图像覆盖证卡的正面、反面的整版区域,提升了防伪证卡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公开了全息防伪证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其包括承载基材,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材上的全息结构支撑层,在所述全息结构支撑层上压制构成防伪图像区域的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之上设置保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基材为聚碳酸酯材料构成的不易变形的韧性结构,所述承载基材上设置材质为亲聚碳酸酯材料的全息结构支撑层;所述防伪图像区域的最大面积等于防伪证卡正面或者反面的面积;在所述保护层之下、在所述全息微纳结构所在的结构面上填充透明且折射率大于1.8的氧化物构成的介质镀膜层。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镀膜层中的氧化物选择为: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或二氧化锆;
所述全息结构支撑层由含有碳酸酯链节的高分子化合物涂料固化而成;
所述介质镀膜层、所述保护层之间设置由改性硅氧烷和改性丙烯酸酯构成的偶联剂固化而成的偶联层;
所述防伪图像区域中,包括由双通道光栅制成的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所述双通道光栅中两个光栅的方向互相垂直,光栅周期为300纳米~450纳米,线宽为175纳米,槽型深度为100纳米~160纳米;以白光照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第一通道区域中的亚波长光栅取向时该区域图形呈绿色,微纳结构方向与其正交的第二通道区域的图形呈蓝色;
所述防伪图像区域还包括:变频3D彩透镜区域、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微图文像元技术区域、纳米渐变彩虹区域、多色衍射光栅区域、衍射动态效果区域、超精密微缩文字区域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在一起;
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由按位置坐标排列的衍射像素构成,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构成3D彩透镜的视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