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28300.1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宇;黄树和;徐洋;李研芳;曹斯琦;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F01L1/28;F01L1/44;F01L1/053;F01L1/08;F01L7/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高效 换气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包括缸盖、进气门、排气门、进气道与排气道,缸盖内部沿进气门与排气门的气门杆形成的平面方向设有一固定的隔板,缸盖内部还设有可与隔板呈十字交叉配合的旋转控制阀阀板,通过驱动旋转控制阀的阀板沿隔板来回摆动,可使进气门和排气门在与进气道相通或与排气道相通之间实现切换。本发明可以增大气门喉口流通面积,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和流通能力,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工程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换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至今仍然是热效率最高、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功率最大的原动机,应用非常广泛,然而随着世界能源的逐渐短缺以及环境资源的不断恶化,我们需要内燃机满足更严格的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
传统柴油机为了实现较高的热效率,几何压缩设定较高,缸盖底板难以像汽油机设置成屋脊形状,随着发动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发动机需要更多的进气量,但受气道喉口面积限制,存在进排气阻力大,流通能力受限,制约功率与热效率的提高的问题,因此如何在高转速下大流量进气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降低换气损失,进而优化燃烧过程提升发动机性能,成为发动机设计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可以实现更大流通面积以及更高充气效率。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是:在缸盖内设置一个可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之间左右旋转的阀板,通过旋转实现发动机喉口流通面积增大,从而实现充分进气或者充分排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包括凸轮轴、缸盖,进气门、排气门,所述凸轮轴外表面设有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所述缸盖内部两侧设有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门与排气门的气门杆上部设有气门弹簧,所述缸盖内部固定安装一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气门杆所形成的平面平行;所述缸盖内部还设有一旋转控制阀的阀板,所述阀板所在平面与隔板所在平面垂直,所述阀板上设有一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隔板呈十字交叉嵌合;所述进气凸轮与所述排气凸轮的型线相同;所述凸轮轴外表面还设有与所述旋转控制阀的顶部配合的环形沟槽,在所述凸轮轴旋转过程中,可驱动所述阀板沿所述隔板来回摆动。
进一步的,当所述阀板旋转到所述隔板的最左侧时,所述排气道与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门相通;当所述阀板旋转到所述隔板的最右侧时,所述进气道与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门相通;当所述阀板旋转到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时,所述进气道与所述进气门相通,所述排气道与所述排气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底部为直线型的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的左右两边分别对应所述阀板旋转到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位置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可以实现发动机喉口流通面积增大,极大提高气体流通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充气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有利于工程化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处于发动机排气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处于换气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柴油机高效换气机构处于发动机进气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旋转控制阀、隔板、进气门配合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