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8050.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智鹏;王万齐;解亚龙;郭祥;杨威;刘延宏;刘红峰;王江;索宁;刘伟;钟宜顺;梁策;孟飞;鲍榴;郭晓翠;史瑞昌;白龙彪;郭歌;刘北胜;王荣波;武丰杰;王志华;李慧;宋树宝;郭芳;靳辰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4;G06F30/13;G06Q50/08;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基坑 工程 安全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移动端的第一监测子系统,位于PC端的第二监测子系统;其中,第一监测子系统用于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并上传给第二监测子系统,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向用户展示;第二监测子系统接收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向用户展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基坑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深基坑安全隐患点的全面监测、自动监测与分析,能有效提高效率、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及地铁、高铁的迅速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在人口较密集的城区,为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及其对周边构筑物的安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实时监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属于临时性工程的基坑具有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技术工艺繁杂、施工条件差、风险高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迫切需要解决传统监测的诸多弊端。
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全国重大基坑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发现,监测及风险预报不及时、不准确是发生险情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如下:(1)监测技术人员少且不专业,信息化思维落后,监测单位在信息化管理上投入资金不足,技术人员信息化学习培训机会少;(2)监测数据处理多由人工完成,还依靠Excel或其他具有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的软件计算,资源共享度低,影响工作效率;(3)现场普遍存在监测频率不足、数据失真、监测随意等现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深基坑工程监测频率不足、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的缺陷,实现对深基坑安全状况的自动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移动端的第一监测子系统101,位于PC端的第二监测子系统102;其中,
所述第一监测子系统101用于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并上传给所述第二监测子系统102,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向用户展示;
所述第二监测子系统102接收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向用户展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监测子系统101包括:项目管理模块1011、第一数据采集模块1012、数据上传模块1013、第一预警管控模块1014、第一报表中心1015;其中,
所述项目管理模块1011用于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进行管理;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1012用于采集外部的监测设备所获取的监测数据;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1013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1012所采集的监测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二监测子系统102;
所述第一预警管控模块1014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以及根据对预警事件的跟踪实现消警;
所述第一报表中心1015用于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筛选、汇总,生成并展示报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按照类别分为:基坑支护结构监测项目、盾构隧道结构监测项目、矿山法隧道支护结构监测项目、周边建筑物监测项目、周边地下管线监测项目、周边高速公路与城市隧道监测项目、周边桥梁监测项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