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807.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李欣国;张岩;张成林;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相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12;B21J15/38;B21J15/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0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自动 铆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属于千斤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多个定位托盘、传动机构、穿钉机构、旋铆机构、下料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机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多个定位托盘分别用于承载并定位剪式千斤顶的上支架或下支架;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每个定位托盘依次循环通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穿钉机构设于第二工位,用于将铆钉穿入待铆接的上支架或下支架的铰接孔内;旋铆机构设于第三工位,用于对穿入铰接孔内的铆钉进行旋铆;下料机构设于第四工位,用于将铆接完成的上支架或下支架由托盘上取下;控制系统与传动机构、穿钉机构、旋铆机构、下料机构分别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千斤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
背景技术
剪式千斤顶是基于等腰三角形两腰不变缩短底边会提升高线的几何原理制作而来的,通过丝杆和螺母来调节上下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从而实现被顶物体的高度提升和下降。剪式千斤顶的上固定架由两个支撑臂与顶座铰接作为上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下固定架由两个支撑臂与底座铰接作为下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
目前,在剪式千斤顶的组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上固定架、下固定架装配完成,而上、下固定架的装配过程需要通过人工将铆钉穿入铰接孔后再使用旋铆机进行铆接,从而完成两个支撑臂与顶座或底座的铰接,这种作业方式过渡依赖人工操作,铆接效率较低,在大批量的生产作业过程,所需人工成本极高,造成产品的整体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式千斤顶的上固定架、下固定架的铆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包括:
机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
多个定位托盘,位于机架上且分别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一一对应,用于承载并定位剪式千斤顶的上支架或下支架;
传动机构,设于机架上,用于带动每个定位托盘依次循环通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
穿钉机构,设于第二工位,用于将铆钉穿入待铆接的上支架或下支架的铰接孔内;
旋铆机构,设于第三工位,用于对穿入铰接孔内的铆钉进行旋铆;
下料机构,设于第四工位,用于将铆接完成的上支架或下支架由托盘上取下;
控制系统,设于机架上,与传动机构、穿钉机构、旋铆机构、下料机构分别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支撑定位托盘的第一滑道,机架上于第一滑道的正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定位托盘的第二滑道;传动机构带动多个定位托盘滑动通过第一滑道、第二滑道。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输机构,固接于机架上且位于第一滑道的侧方,用于带动定位托盘在第一滑道内滑动,
第二传输机构,固接于机架上且位于第二滑道的侧方,用于带动定位托盘在第二滑道内滑动;
第一升降机构,固接于机架上且位于第一工位的正下方,顶部设有第一升降托盘,第一升降托盘能够下降至与第二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还能够上升至与第一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将定位托盘由第二滑道提升至第一滑道;
第二升降机构,固接于机架上且位于下料机构的正下方,顶部设有第二升降托盘,第二升降托盘能够下降至与第二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还能够上升至与第一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第二升降机构用于使定位托盘由第一滑道降落至第二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相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承德相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083-H116态铝合金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裁切机下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