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及按工作岗位评估噪声水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9934.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蒋涛;刁明芳;夏世雄;蒋一宁;闫一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1000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耳 噪音 剂量 装置 工作岗位 评估 噪声 水平 方法 | ||
1.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人外耳道内的入耳式噪声剂量计(100)、专用数据传输设备(200)和计算机(300),入耳式噪声剂量计(100)通过专用数据传输设备(200)和计算机(300)连接;所述入耳式噪声剂量计(100)包括贴合人外耳道形状的机壳(101),所述机壳(101)内设置有微型传声器(102)、超微型数字信号处理器(103)、电池(105)和通讯接口(106),所述微型传声器(102)与超微型数字信号处理器(103)上的音频输入接口(107)相连,微型传声器(102)的声孔连接声管(111)并固定在机壳(101)的面板(110)上,超微型数字信号处理器(103)通过与机壳(101)面板(110)上带通讯接口(106)的电池门(109)相连,超微型数字信号处理器(103)与电池(105)相连,电池(105)安置在机壳(101)面板(110)上的电池门(109)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传声器(102)为楼氏电子的EM24346;超微型数字信号处理器(103)为安森美的Ezairo 59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具体步骤为:超微型数字信号处理器(103)包含由前置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单元、频率计权单元、能量计算单元、声级记录单元和通讯接口(106)单元,能量计算单元包括平方单元和平均单元,前置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单元将通过传声器接收到的信号依次经过频率计权单元、平方单元、平均单元、声级记录单元和通讯接口(106)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专用数据传输设备(200)包括上位机指令通讯接口(201)、指令解析和协议转换及通路选择装置(202)、入耳式噪声剂量计通讯接口(203),所述上位机指令通讯接口(201)与指令解析和协议转换及通路选择装置(202)相连,指令解析和协议转换及通路选择装置(202)分别与入耳式噪声剂量计通讯接口(20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解析和协议转换及通路选择装置(202)包括主控单片机(205)、电平转换集成电路(206)和通路选择集成电路(20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噪声剂量计通讯接口(203)中的每一路都至少包含1个模拟控制接口(208)和1个数字通讯接口(10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噪音剂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入耳式噪声剂量计通讯接口(203)包括由2个DIN6插座分别构成1个模拟控制接口(208)和1个数字通讯接口(106);模拟控制接口(208)的第2脚(212)为电源接地,第1脚(211)不使用,第3脚(213)、第4脚(214)、第5脚(215)和第6脚(216)提供4路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数字通讯接口(106)的第1脚(211)为电源正极,提供一个固定电压;第2脚(212)为电源接地;第3脚(213)和第4脚(214)分别为通讯接口(106)I2C中的时钟和数据脚;第5脚(215)和第6脚(216)不使用。
8.一种按工作岗位评估噪声水平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入耳式噪声剂量计(100)佩带在被测人员的外耳道内,记录佩带者未采取噪声保护措施时,在测试时间段内的真耳实际噪声暴露量,并在测试时间结束后,由计算机(300)通过专用数据传输设备(200)下载记录的数据,经统计分析计算出被测试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在测试时间段内的噪声暴露水平,由此评估出该工作岗位的噪声暴露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按工作岗位评估噪声水平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佩带入耳式噪声剂量计(100)时,佩戴者的耳道外佩带有用于评估降噪措施的效果能隔断噪声的耳罩或主动降噪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9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态硅胶挤料压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