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式管片吊运系统及吊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8145.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叶蕾;张树祺;李江华;徐姣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14 | 分类号: | B66C11/14;B66C7/02;B66C7/08;E21D1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高园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管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式管片吊运系统及吊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掘进机物料吊运系统适用性不佳、操作不灵活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顶管吊运系统和盾构吊运系统,盾构吊运系统和顶管吊运系统并联可拆卸设置在后配套拖车上。所述顶管吊运系统与盾构吊运系统平行设置,且顶管吊运系统位于盾构吊运系统侧上方。本发明采用并联设置的顶管吊运系统和盾构吊运系统,当需要用盾构法开挖旁通道时启用盾构吊运系统,当需要用顶管法开挖旁通道时启用顶管吊运系统,以在施工时快速响应,根据掘进主设备的类型切换吊运模式,满足物料运输需求,保证旁通道掘进机施工过程高效有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掘进机旁通道开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模式管片吊运系统及吊运方法。
背景技术
旁通道是设置在两条主隧道(例如地铁隧道、公路隧道、管廊、或者深埋排水隧道等)之间并连接两条主隧道的通道,长度一般50米以内,较多的情况为十米左右,起连通、排水、检修及火灾救援等作用。以地铁隧道或者公路隧道为例,若一条主隧道整体出现问题,行人可通过旁通道转移到另外一条主隧道,从而大大增加行人的安全系数。同时,也方便在一条主隧道出现事故的时候,救援人员可以从另外一条主隧道到达旁通道内,然后再通过旁通道进入需要救援的地方(发生事故的所述一条主隧道),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管廊的旁通道的作用则可供管线通过,或者作为人员检修通道;而深埋排水隧道的旁通道可作为输水隧道。
目前,旁通道施工的盾构机上所设置的物料吊运系统,如申请号为201620348738.1、专利名称一种盾构机管片吊运系统,及申请号为申请号201811131377.5、专利名称为一种适用于盾构机小曲线转弯的管片运输系统;均只能在一种工作模式下工作,物料吊运系统的运动方向始终与盾构或顶管主机的掘进方向平行。但是如果要开挖一条和主隧道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旁通通道的过程中,如果还采用现有的物料吊运系统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想,需要研制一种适用于多模式的物料吊运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模式管片吊运系统及吊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掘进机物料吊运系统适用性不佳、操作不灵活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模式管片吊运系统,包括顶管吊运系统和盾构吊运系统,盾构吊运系统和顶管吊运系统并联可拆卸设置在后配套拖车上。
所述顶管吊运系统与盾构吊运系统平行设置,且顶管吊运系统位于盾构吊运系统侧上方;后配套拖车为一号拖车和二号拖车。
所述盾构吊运系统包括与一号拖车和二号拖车可拆卸连接的S型吊机梁,S型吊机梁由二号拖车的中部换向到一号拖车的侧边,S型吊机梁上设有用于吊运管片的第一管片吊机,第一管片吊机沿S型吊机梁吊运管片。
所述S型吊机梁包括沿掘进方向依次连接的固定直梁、固定弯梁、过渡吊机梁和浮动吊机梁,浮动吊机梁设置在一号拖车的外侧壁上,固定直梁固定设置在二号拖车的中部,固定弯梁固定设置在二号拖车上,固定弯梁的一端与固定直梁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二号拖车的侧壁上,过渡吊机梁的一端与固定弯梁相连接、另一端与浮动吊机梁相连接,且过渡吊机梁位于一号拖车和二号拖车之间。
所述浮动吊机梁通过浮动卡块连接在一号拖车上,固定直梁和固定弯梁通过固定块连接在二号拖车上。
所述顶管吊运系统包括沿掘进方向依次连接的固定中间梁、中间过渡梁和浮动悬臂梁,固定中间梁固定设置在二号拖车的中部,浮动悬臂梁设置在一号拖车的中部,浮动悬臂梁和固定中间梁通过中间过渡梁相连接,固定中间梁上设有用于吊运管片的第二管片吊机,第二管片吊机沿固定中间梁、中间过渡梁和浮动悬臂梁运动。
所述浮动悬臂梁的前部伸出一号拖车形成悬臂部,悬臂部通过悬臂支撑架固定在一号拖车上,浮动悬臂梁通过浮动梁卡块连接在一号拖车上,固定中间梁通过连接块固定在二号拖车上。
双模式管片吊运系统的吊运方法:包括盾构模式下的吊运方法和顶管模式下的吊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质玻璃材料光纤拉丝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麦85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