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车身焊装用多车型柔性转台切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6956.1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云;谭秀阳;林华;张峰;陈晶晶;石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焊装用多 车型 柔性 转台 切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车身焊装用多车型柔性转台切换系统,包括:若干运输夹具的框架车;一转台,所述转台的四个接口上可置放所述框架车,用于上件或焊接;两水平滑道,分别与所述转台的一对水平接口对接,所述框架车可在其上滑行而运送夹具;若干对垂直滑道,每对垂直滑道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滑道的两侧,所述框架车可停放在所述垂直滑道上用于存储夹具;机器人操作区,所述机器人操作区内的机器人正对所述转台的一个垂直接口;人工操作区,所述人工操作区内的工人正对所述转台的另一个垂直接口。本发明所述的白车身焊装用多车型柔性转台切换系统占地面积小,设备利用率高,节拍高达65JPH等优势,可轻易实现多车型的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焊装用多车型柔性转台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未来汽车生产是向着多品种、高产能趋势发展。根据这种趋势,对每款车型新建一条生产线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多款车型是未来汽车装备业的趋势,这就需要高频率地进行多车型切换。由于场地大小的不同以及工艺布局的不同,实现多车型切换的布局也不同。现有的白车身焊装生产线无法满足在有限占地面积小下进行多车型焊装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白车身焊装生产线无法满足在有限占地面积小下进行多车型焊装切换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焊装用多车型柔性转台切换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白车身焊装用多车型柔性转台切换系统包括:一工型区域和位于所述工型区域两侧的操作区域,
所述工型区域具有:
若干运输夹具的框架车;
一转台,位于所述工型区域腰部的中间,具有一对水平接口和一对垂直接口,所述转台的四个接口上可置放所述框架车,用于上件或焊接;
两水平滑道,位于所述工型区域的两端头,分别与所述转台的一对水平接口对接,所述框架车可在其上滑行而运送夹具;
若干对垂直滑道,位于所述工型区域的两端头,且每对垂直滑道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滑道的两侧,所述框架车可停放在所述垂直滑道上用于存储夹具;
所述操作区域具有:
机器人操作区,位于所述工型区域腰部的一侧,所述机器人操作区内的机器人正对所述转台的一个垂直接口;
人工操作区,位于所述工型区域腰部的另一侧,所述人工操作区内的工人正对所述转台的另一个垂直接口。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型区域还具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架设在所述转台上方,供设置焊接机器人。
较佳地是,所述工型区域为一工型地坑,所述转台位于所述工型地坑内的腰部中间;所述两水平滑道和若干对垂直滑道位于所述工型地坑内的两端头;所述机器人操作区位于所述工型地坑的坑外腰部的一侧,所述人工操作区位于所述工型地坑的坑外腰部的另一侧。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滑道和所述水平滑道分别具有:
一渠道状框架;
两平行上轨,分别固定在所述渠道状框架的两侧边上表面,所述框架车的凸轮滚动机构可卡设在所述上轨上并在所述上轨上滑行;
一驱动小车,位于所述渠道状框架的内底上,并钩挂住所述框架车的动力机构定位块,用于拖拽所述框架车。
较佳地是,所述垂直滑道和所述水平滑道分别还具有:
两平行底轨,沿着轴向固定在所述渠道状框架的内底上;
一齿条,沿着轴向固定在所述渠道状框架的内底上且平行靠近其中一根底轨。
较佳地是,所述驱动小车具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叠层谐振器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折叠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