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成分分离及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6210.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蕙;夏云;崔凌云;汤茜;李剑;徐向阳;周红燕;田丽娟;杨俊;刘文一;蒋舒瑶;倪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36;G01N30/74;G01N30/9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活血祛瘀 口服液 成分 分离 鉴别方法 | ||
1.一种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成分分离方法及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供试品溶液的成分分离:取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供试品溶液,调节pH值至6~8,取不超过1倍柱体积上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固相萃取小柱,用1~3倍柱体积水抽洗,直至抽干,弃去水液,依次用2~3倍柱体积20%甲醇、1~3倍柱体积40%甲醇、1~3倍柱体积60%甲醇、1~3倍柱体积甲醇抽洗,每次均抽干,收集各洗脱液;取20%甲醇洗脱液进行牛膝鉴别,取40%甲醇洗脱液进行山银花鉴别,取60%甲醇洗脱液进行金银花鉴别,取甲醇洗脱液进行石斛鉴别;
其中,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中药材金银花,包括: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60%甲醇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50%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木犀草苷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木犀草苷浓度0.1mg/1mL的对照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金银花对照药材1g,加70%乙醇10~100mL,超声0.5~4小时,放冷,过滤,滤液水浴蒸干,残渣加水溶解,过滤,滤液离心5~30分钟,上清液调节pH值至6~8,上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固相萃取小柱,依次用12mL水、12mL 20%甲醇、12mL 40%甲醇抽洗,直至抽干,弃去抽洗液,继续用12mL 60%甲醇抽洗,直至抽干,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50%乙醇溶解,作为金银花对照药材溶液;
金银花薄层色谱鉴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体积比为5:5:1的乙醇-水-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成分分离方法及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供试品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7,取5/6倍柱体积上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固相萃取小柱,用1倍柱体积水抽洗,直至抽干,弃去水液,依次用2倍柱体积20%甲醇、3倍柱体积40%甲醇、3倍柱体积60%甲醇、1倍柱体积甲醇抽洗,每次均抽干,收集各洗脱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成分分离方法及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样前对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固相萃取小柱进行预处理:分别用甲醇和水各3倍柱体积抽洗,直至抽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成分分离方法及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固相萃取小柱的规格500mg/6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成分分离方法及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热养阴活血祛瘀口服液中药材牛膝,包括: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20%甲醇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50%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β-蜕皮甾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β-蜕皮甾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β-蜕皮甾酮浓度1mg/mL的对照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牛膝对照药材粉末1g,加80%甲醇10~100mL,加热回流1~6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30mL,微热使溶解,上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100mL水、100mL 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用80%乙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80%甲醇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牛膝薄层色谱鉴别:吸取供试品溶液、β-蜕皮甾酮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4:1的乙酸乙酯-乙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2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