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护栏整体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5932.4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恩勇;徐志刚;龙震霆;陆兴荣;舒乐松;刘健;杨家勇;陆浩;秦伟;曹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成恒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5/08 | 分类号: | E01F15/0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护栏 整体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混凝土护栏整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模块化钢筋笼组绑扎
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笼,采用混凝土防撞护栏钢筋笼组胎架进行绑扎,形成模块化绑扎钢筋笼组;
2)、模块化护栏模板组拼装
在施工现场将护栏模板组装成与模块化绑扎钢筋笼组长度相当的护栏模板组;
3)、吊装定位
将长度相当的护栏模板组和钢筋笼组通过侧面叉车整体吊架吊运至护栏施工位置,进行定位,调整线型,紧固;
4)、浇注
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进行浇注,振捣;
5)、脱模
待混凝土初凝后脱模、移位,模板组整体吊运至下一施工位,此时钢筋笼组已就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护栏整体施工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混凝土防撞护栏钢筋笼组胎架,其特征在于;胎架A(1)、胎架B(2)分别用螺栓连接在若干夹具(3)下端,若干夹具(3)上端用螺栓连接顶架(4),夹具(3)由底座(9)、限位板A(10)、夹板A(11)、叉头A(12)、连接座(13)、顶板(14)、夹板B(15)、叉头B(16)、限位板B(17)组成,底座(9)两端分别用螺栓连接夹板A(11)、夹板B(15)的下端,夹板A(11)、夹板B(15)的上端分别用螺栓连接顶板(14)的两端,夹板A(11)、夹板B(15)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叉头A(12)、叉头B(16),夹板A(11)上端设置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用螺栓连接顶架(4),底座(9)上面分别用螺栓连接胎架A(1)、胎架B(2),胎架B(2)由两端的角铁A(5)、若干卡槽A(6)、中部的若干角铁B(7)、若干卡槽B(8)组成,若干角铁B(7)上等距设置有若干卡槽B(8),两端的角铁A(5)上等距设置有若干卡槽A(6),若干角铁B(7)两端设置的连接头用螺栓连接成一条直线,连接成一条直线的角铁B(7)两端头分别用螺栓连接两条角铁A(5),卡槽A(6)、卡槽B(8)向上,胎架A(1)由两条胎架B(2)并排连接形成一个凹槽状,卡槽A(6)、卡槽B(8)向上,顶架(4)是翻面的胎架B(2),卡槽A(6)、卡槽B(8)向下,夹板A(11)、夹板B(15)上分别设置的若干叉头A(12)、叉头B(16)是倾斜安装,底座(9)两端分别用螺栓连接夹板A(11)、夹板B(15)的下端,夹板A(11)、夹板B(15)可旋转,底座(9)两端头分别设置有限位板A(10)、限位板B(17),夹板B(15)下部是外钝角和内钝角的曲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护栏整体施工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模板组、钢筋笼组整体吊架,其特征在于;在框架A(19)左右两端分别插入框架B(20)、框架D(27)一端焊接固定,框架A(19)、框架B(20)、框架D(27)下面与框架C(22)上面前后之间倾斜焊接固定有若干支撑条(21),框架C(22)下面前后焊接固定有若干吊耳(28),中部下面分别焊接固定有叉座A(23)、叉座B(24),若干吊耳(28)插入销子连接上端的若干挂头(26),上端的若干挂头(26)连接若干揉链条(25)上端,若干揉链条(25)下端连接下端的若干挂头(26),框架A(19)是采用工字钢焊接固定成长方形,两端头伸出开卡槽,卡槽与框架B(20)、框架D(27)相同高度相等,中间加若干横条,框架B(20)、框架D(27)是成镜像安装在左右两端,框架B(20)、框架D(27)分别是用方钢焊接固定成长方形,两端头伸出,中间加若干横条,框架B(20)、框架D(27)端头伸出长的一端分别插入框架A(19)左右两端头伸出的卡槽内焊接固定,框架C(22)是采用工字钢焊接固定成长方形,中间加若干横条,框架A(19)、框架B(20)、框架D(27)下面与框架C(22)上面前后之间倾斜焊接固定有若干支撑条(21),若干支撑条(21)是之字型连接,叉座A(23)、叉座B(24)是对穿的方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成恒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成恒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59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