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4930.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研;邹锦宇;倪旭晖;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33/38;G01N3/08;G01N3/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循环 作用 混凝土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损伤不会增加的力学机理,通过在弹性变形范围的反复加载‑卸载试验消除试验误差,准确获得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弹性模量,根据弹性模量的变化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发明解决现有的基于传统共振法测定的动弹性模量无法准确测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准确测定弹性模量的方法,从而实现对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准确评估,简单易用,准确度高,弹性模量误差可以控制在1%以内,克服了现有混凝土抗冻性能评估中的用共振法测定动弹性模量误差较大(10%)的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结构安全,特别涉及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混凝土由于其性价比高、施工方便及其较高的耐久性在土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严寒及冻融环境中使用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降低甚至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工程中经常用冻融循环次数来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目前常用的是测定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值,当动弹性模量值大于初始动弹性模量值60%时达到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作为混凝土的抗冻性指标。但是,现有的用共振法测定动弹性模量的方法误差较大,对同一个试件测试多次,试验误差经常超过10%,无法满足准确性要求。
ZL201611028647.0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抗冻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个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和冻融循环时间共同影响的评价模型,但仍然基于传统共振法测定的动弹性模量进行构建,其动弹性模量的准确性仍然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传统共振法测定的动弹性模量无法准确测定,提出了一种准确测定弹性模量的方法,从而实现对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准确评估。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基于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损伤不会增加的力学机理,通过在弹性变形范围的反复加载-卸载试验消除试验误差,准确获得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弹性模量,根据弹性模量的变化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凝土试件进行压缩试验,根据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混凝土的弹性应变极限应力值σe及弹性模量E0;
(2)将混凝土试件放入冻融循环装置中,进行50次冻融循环实验;
(3)对试件进行加载-卸载试验,以匀速加载方式施加a1%σe,紧接着匀速卸载至b1%σe,记录a1%σe卸载至b1%σe时的应变改变值△ε1,记(a1-b1)%σe=△σe1,则弹性模量E1可以预测为△σe1/△ε1;
(4)荷载从b1%σe加载到a2%σe,紧接着匀速卸载至b2%σe,记录a2%σe卸载至b2%σe时的应变改变值△ε2,记(a2-b2)%σe=△σe2,则弹性模量E2可以预测为△σe2/△ε2,当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与上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相差小于1%时,判定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弹性模量E冻融循环次数为上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与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的平均值;若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与上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相差大于1%,则上步骤的弹性模量值用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值代替,并重复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