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4930.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研;邹锦宇;倪旭晖;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33/38;G01N3/08;G01N3/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循环 作用 混凝土 性能 方法 | ||
1.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凝土试件进行压缩试验,根据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混凝土的弹性应变极限应力值σe及弹性模量E0;
(2)将混凝土试件放入冻融循环装置中,进行50次冻融循环实验;
(3)对试件进行加载-卸载试验,以匀速加载方式施加a1%σe,紧接着匀速卸载至b1%σe,记录a1%σe卸载至b1%σe时的应变改变值△ε1,记(a1-b1)%σe=△σe1,则弹性模量E1可以预测为△σe1/△ε1;
(4)荷载从b1%σe加载到a2%σe,紧接着匀速卸载至b2%σe,记录a2%σe卸载至b2%σe时的应变改变值△ε2,记(a2-b2)%σe=△σe2,则弹性模量E2可以预测为△σe2/△ε2,当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与上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相差小于1%时,判定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弹性模量E冻融循环次数为上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与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的平均值;若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与上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相差大于1%,则上步骤的弹性模量值用本步骤获得的弹性模量值代替,并重复步骤4;
(5)E冻融循环次数值大于60%E0时,判定混凝土未达到极限抗冻能力,则将试件继续放入冻融循环装置中,再增加50次冻融循环实验,并重复步骤(3)至步骤(5);
(6)若E冻融循环次数值小于等于60%E0时,判定混凝土达到极限抗冻能力,记录冻融循环次数,评估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尺寸为100mm*100mm*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件在20℃、95%湿度条件下养护28天后进行冻融循环实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冻融循环冷冻过程中混凝土试件中心应在2小时内应达到-18±2℃,并保持该温度至融化之前;融化过程中混凝土试件中心温度在2小时内应达到5±2℃,间隔10分钟后进入到下一次冻融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载-卸载试验中的荷载范围在90%弹性应变极限应力值σe内,使得试件在加载-卸载试验中不产生新的损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定冻融循环次数时,最后两次加载-卸载试验中测试获得的弹性模量值相差小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