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转向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4918.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莫恩斯·弗雷德里克森;保罗·基兰;尼尔斯·阿尔比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065;B62D5/083;B62D5/09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转向 单元 | ||
描述了一种液压转向单元(1),其包括:供给端口装置,其具有连接至主流路(2)的压力端口(P)和连接至油箱流路(3)的油箱端口(T);工作端口装置,其具有连接至左工作流路(4)的左工作端口(L)和连接至右工作流路(5)的右工作端口(R);可变节流孔的桥接装置(7),其具有连接至主流路(2)和左工作流路(4)的第一左节流孔(A2L)、连接至主流路(2)和右工作流路(5)的第一右节流孔(A2R)、连接至左工作流路(4)和油箱流路(3)的第二左节流孔(A3L),以及连接至右工作流路(5)和油箱流路(3)的第二右节流孔(A3R)。这种液压转向单元不应具有自动对准功能,但是为驾驶员带来舒适的感觉。为此目的,可变对角节流孔(A11_12)连接至主流路(2)和油箱流路(3),其中,桥接装置(7)的节流孔在中立位置关闭,对角节流孔(A11_12)在中立位置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转向单元,该液压转向单元包括:供给端口装置,其具有连接至主流路的压力端口以及连接至油箱流路的油箱端口;工作端口装置,其具有连接至左工作流路的左工作端口,和连接至右工作流路的右工作端口;可变节流孔的桥接装置,其具有连接至主流路和左工作流路的第一左节流孔,连接至主流路和右工作流路的第一右节流孔,连接至左工作流路和油箱流路的第二左节流孔,以及连接至右工作流路和油箱流路的第二右节流孔。
背景技术
例如从DE 10 2005 011 526 A1中已知这种转向单元。节流孔形成一种惠斯通电桥。惠斯通电桥的一个对角连接至主流路和油箱流路,桥的另一对角连接至两个工作流路。当要转向配备有这种转向单元的车辆时,桥的两个节流孔同时打开,以允许液压流体从压力端口流向一个工作端口,并从另一个工作端口流回到油箱端口。
当将这种转向单元用于农用车辆(例如收割机)的转向时,有时不希望转向轮自对准。然而,这很难通过具有上述桥接装置的转向单元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液压转向单元,该转向单元不具有自动调心并且给驾驶员带来舒适的感觉。
该目的通过如开头所述的液压转向单元来解决,其中可变的对角节流孔连接至主流路和油箱流路,其中桥接装置的节流孔在中立位置关闭并且对角节流孔在中立位置打开。
当桥接装置的节流孔在中立位置关闭以防止自对准时,液压流体的流量就不可能从压力端口流向工作端口之一或从两个工作端口中的另一个返回到油箱端口。但是,由于对角节流孔在中立位置打开,因此仍然允许液压流体通过转向单元从压力端口流向油箱端口,因此一旦驾驶员致动方向盘或任何其他转向命令装置,都不会突然增加压力。对角节流孔优选地布置在桥接装置的对角中。
在本申请中,术语“节流孔”不限于单个排放装置或单个节流装置。节流孔可以由两个或多个排放装置或其他节流装置形成,这些排放装置或节流装置可以串联和/或并联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中立位置周围的范围内,对角节流孔和桥接装置的节流孔打开。换句话说,存在一个重叠范围,在该范围内,可以通过桥接装置的节流孔来控制液压流体,以建立从压力端口到工作端口之一的流动以及从另一个工作端口返回到油箱端口的流动以及同时允许流体流过对角节流孔。但是,此范围可能很小,例如覆盖-2.5°和+2.5°(不包括中立位置)之间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左节流孔比第二右节流孔打开得更快,并且第一右节流孔比第二左节流孔打开得更快。例如,当将配备有这种转向单元的车辆向左转向时,第一左节流孔和第二右节流孔被打开。当车辆向右转向时,第一右节流孔和第二左节流孔打开。当相应的第一节流孔打开得更快时,可以实现作用在连接至两个工作端口的转向马达上的压力的急剧增加。对于两个转向方向都是如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节流孔布置在主流路中,其中,主节流孔在中立位置打开。主节流孔在中立位置的开度是最小开度。主节流孔在中立位置允许少量流体流过对角节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丹佛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