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识别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2730.4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军;李育胜;朱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44;G06N3/0464;G06V10/8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瞿璨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内部 食物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识别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烹饪箱内部的拍摄图像;处理拍摄图像以获取形状图像,形状图像表示烹饪箱内部的形状轮廓;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形状图像,以获取烹饪箱内部的食物放置情况。本申请识别方法的识别准确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识别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步,家用电器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常用的烹饪箱,其一般识别会识别内部食物的放置情况,并根据食物所放层架来控制烹饪的加热温度以及时长。
目前,烹饪箱食物所放层架的识别,是借助重量传感器的方式进行处理,需要在每一层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获取食物所放层架,根据重量对食物进行加热,但重量传感器应用陈本太高,并且传感器精度影响很大,导致应用普及程度很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识别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捷地对烹饪箱内食物进行识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所述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烹饪箱内部的拍摄图像;
处理所述拍摄图像以获取形状图像,所述形状图像表示所述烹饪箱内部的形状轮廓;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所述形状图像,以获取所述烹饪箱内部的食物放置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装置,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如上述的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上述的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获取烹饪箱内部的拍摄图像;处理拍摄图像以获取形状图像,形状图像表示烹饪箱内部的形状轮廓;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形状图像,以获取烹饪箱内部的食物放置情况。本申请的烹饪箱内食物的识别方法中,最终识别获得食物放置情况,其根据烹饪箱内的轮廓形状即可确定,因此本申请中对烹饪箱内部的拍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表示烹饪箱内部的形状轮廓的形状图像,保留形状信息,且减少图像中的其他信息,使得对形状图像的识别计算更加高效,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该形状图像,从而获知食物的放置情况,可有效地提高了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箱内部食物的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箱内部食物进行识别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识别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