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片铁芯以及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2531.3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俵口阳;内田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柯梦云 |
| 地址: | 日本福冈县北九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片铁芯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叠片铁芯,其具备:
层压体,所述层压体通过层压多个冲裁部件而构成,并具有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
第1识别孔,所述第1识别孔形成于所述层压体,并向所述第1端面开口;以及,
第2识别孔,所述第2识别孔形成于所述层压体,并向所述第1端面开口,
所述第1识别孔的空间形状与所述第2识别孔的空间形状不同,
所述第1识别孔以及所述第2识别孔隔着所述层压体的中心轴而配置,
所述第1识别孔以及所述第2识别孔形成为彼此的容积大致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铁芯,其中,
所述第1识别孔以及所述第2识别孔双方贯穿所述多个冲裁部件中的构成所述第1端面的冲裁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片铁芯,其中,
所述第1识别孔以及所述第2识别孔形成为深度、所述第1端面中的大小、以及所述第1端面中的形状中的至少一个彼此不同。
4.一种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形成设有第1加工孔以及第2加工孔的至少一个第1冲裁部件;
形成未设有所述第1加工孔以及所述第2加工孔的至少一个第2冲裁部件;以及,
层压至少一个所述第1冲裁部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2冲裁部件来形成在一个端面设有第1识别孔与第2识别孔的层压体,所述第1识别孔由所述第1加工孔构成,所述第2识别孔由所述第2加工孔构成,并且其空间形状与所述第1识别孔不同,
所述第1识别孔以及所述第2识别孔隔着所述层压体的中心轴而配置,
所述第1识别孔以及所述第2识别孔形成为彼此的容积大致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
在金属板的第1列形成所述第1加工孔以及所述第2加工孔;
在所述金属板的与所述第1列在宽度方向上错开间距的第2列形成第3加工孔以及第4加工孔;
在所述第2列中对所述金属板进行冲裁,形成设有所述第3加工孔以及所述第4加工孔的至少一个第3冲裁部件;
在所述第2列中对所述金属板进行冲裁,形成未设有所述第3加工孔以及所述第4加工孔的至少一个第4冲裁部件;以及,
层压至少一个所述第3冲裁部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4冲裁部件来形成在一个端面设有第3识别孔与第4识别孔的第2层压体,所述第3识别孔由所述第3加工孔构成,所述第4识别孔由所述第4加工孔构成,
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1冲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1列中对所述金属板进行冲裁,以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1冲裁部件,
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2冲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1列中对所述金属板进行冲裁,以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2冲裁部件,
所述第4识别孔的空间形状与所述第1识别孔、所述第2识别孔以及所述第3识别孔中的任一个的空间形状均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5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机
- 下一篇:参数决定辅助装置、参数决定辅助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