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杆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2340.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82;B65G47/74;B65G47/26;B65G43/08;B65G47/8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现有技术中,细长杆件的上料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把待加工方管放置到待加工工位上,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本发明包括上料机架、上料限位板组和多个上料单元。上料限位板组包括首端限位板和尾端限位板。各上料单元安装在首端限位板与尾端限位板之间,且沿着上料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上料单元包括定位组件、抓起组件、横向输送机和拦料组件。拦料组件及定位组件均设置在横向输送机的一侧。抓起组件安装在定位组件的上方。定位组件安装在拦料组件靠近横向输送机输出端的一侧。本发明通过拦料顶起气缸与拦料对位气缸交替伸缩的配合,能够在不适用传感器的前提下实现细长杆件的逐根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杆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杆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机器换人成为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现有技术中,细长杆件的上料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把待加工方管放置到待加工工位上,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以禽类饮水方管为代表的杆件自动上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本发明一种杆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1)、上料限位板组(2)和多个上料单元。所述的上料限位板组(2)包括首端限位板(2-1)和尾端限位板(2-2)。首端限位板(2-1)、尾端限位板(2-2)分别安装在上料机架(1)的首端、尾端。各上料单元安装在首端限位板(2-1)与尾端限位板(2-2)之间,且沿着上料机架(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上料单元包括定位组件(3)、抓起组件(4)、横向输送机(6)和拦料组件(7)。拦料组件(7)及定位组件(3)均设置在横向输送机(6)的一侧。抓起组件(4)安装在定位组件(3)的上方。所述的定位组件(3)安装在拦料组件(7)靠近横向输送机(6)输出端的一侧。定位组件(3-3)设置有m个杆件定位点。
所述的拦料组件(7)包括拦料顶起气缸(7-1)、拦料顶起板、拦料定夹架(7-2)、拦料对位气缸(7-3)和拦料限位轮(7-4)。拦料定夹架(7-2)的顶端与上料机架(1)固定。拦料顶起气缸(7-1)的缸体固定在上料机架(1)上,且位于拦料定夹架(7-2)的下方。拦料顶起气缸(7-1)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与拦料顶起板固定。拦料对位气缸(7-3)的缸体固定在上料机架(1)上,且位于拦料顶起气缸(7-1)靠近横向输送机(6)输出端的一侧。拦料对位气缸(7-3)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外端支承有拦料限位轮(7-4)。拦料限位轮(7-4)与拦料顶起板、拦料定夹架(7-2)的水平距离大于杆件的宽度,且小于杆件宽度的两倍;
所述的抓起组件(4)包括抓起气缸(4-1)、抓起架(4-2)和上料气动夹爪(4-3)。m个上料气动夹爪(4-3)均通过抓起架(4-2)与上料机架(1)构成滑动副,且均通过抓起气缸(4-1)驱动。m个上料气动夹爪(4-3)分别位于m个杆件定位点的正上方。上料气动夹爪(4-3)的两个夹指上均安装有勾爪体(4-4);勾爪体(4-4)呈L形。勾爪体(4-4)的外端支承有滚轮(4-5)。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料单元还包括对齐装置(5)。首端限位板(2-1)的内端未延伸到定位组件(3)处。尾端限位板(2-2)的内端延伸到定位组件(3)处。对齐装置(5)包括对齐推板和对齐气缸。对齐气缸固定在上料机架(1-1)的首端,且活塞杆与对齐推板固定。对齐推板与定位组件(3)对齐。初始状态下,对齐推板与首端限位板(2-1)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拦料对位气缸(7-3)缩回的状态下,拦料限位轮(7-4)低于横向输送机的输送面。拦料对位气缸(7-3)推出的状态下,拦料限位轮(7-4)高于横向输送机的输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模组及加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旁路型自动转换开关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