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086.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谢仁宏;吕宁;芮义斌;李鹏;郭山红;王欢;王丽妍;孙泽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292;G01S7/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侦察 雷达 目标 凝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方法,包括:在雷达完成目标检测之后,对目标检测器输出的原始点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单个相参积累周期内所有原始目标信息,包括距离门号、多普勒号和目标功率;根据目标距离远近分别进行近距离目标点迹凝聚处理和远距离目标点迹凝聚处理,最终汇总得到当前积累周期的点迹凝聚结果。本发明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单目标的距离精度和相邻目标的距离分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面侦察雷达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向着智能化、小型化、信息化和精密化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雷达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雷达不仅仅需要检测出目标,还要提供更为精确的目标信息,同时保障多目标的分辨能力。点迹凝聚技术就是将检测出的原始目标点迹进一步处理,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目标信息,同时实现邻近目标距离分辨的过程。
传统雷达主要用于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等基本状态信息,而对于现代雷达而言,目标检测只是基本要求,更需要在存在杂波和干扰的复杂环境下实现目标的识别和跟踪。点迹凝聚技术可以将雷达检测结果中同一目标的信息进行融合,减少雷达后续识别和跟踪中的冗余信息。
在地面侦察雷达中,目标的原始点迹随着目标的距离和RCS变化。现有单一依靠质心法的点迹凝聚方法既无法解决单目标距离上的分裂问题,形成虚假点迹,又无法实现相邻目标的距离分辨,造成目标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方法,有效提高地面侦察雷达的距离测量精度和邻近目标的分辨能力。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方法,包括:
在雷达完成目标检测之后,对目标检测器输出的原始点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单个相参积累周期内所有原始目标信息,包括距离门号、多普勒号和目标功率;
将所有的原始目标按照距离门号进行升序排列,对排序后的检测点,按距离门号大小分成近区点迹和远区点迹两类;
根据目标距离远近分别进行近区点迹凝聚处理和远区点迹凝聚处理,最终汇总得到当前积累周期的点迹凝聚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针对现有点迹凝聚处理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处理算法,在单个相参积累周期内提取检测出的目标原始点迹,对目标原始点迹进行预处理后利用点迹的距离门及功率数据凝聚,从而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单目标的距离精度和相邻目标的距离分辨能力,解决地面侦察雷达的目标点迹凝聚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处理算法流程图。
图2是近区原始检测点示意图。
图3是远区原始检测点示意图。
图4是近区单人目标原始点迹数据凝聚前后点迹对比图。
图5是远区双人目标原始点迹数据凝聚前后点迹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处理算法,针对单个相参积累周期的原始检测点进行点迹凝聚处理,提高雷达目标距离估计的精度和相邻目标的分辨能力。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地面侦察雷达目标点迹凝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雷达完成目标检测之后,对目标检测器输出的原始点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单个相参积累周期内所有原始目标信息,包括距离门号、多普勒号和目标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