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9771.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航;满立宝;于正伟;孙宏明;李云龙;郭延刚;李刚;任作伟;徐格;魏长君;王靖宇;孙健;李日彤;王亮;王一婷;张立岩;钱晓亮;柳燕;孙丽荣;孙立华;陈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一二三厂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7/023;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6104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浮动 齿轮箱 机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采用一套调心轴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调心轴承的内圈动配合套装在介轴上,外圈固定在介轮的中心孔中。在介轴左端加装多个弹性元件,推动调心轴承的内圈,调心轴承的内圈推动调心轴承的滚动体,滚动体推动调心轴承的外圈,由外圈带动介轮沿着介轴轴向滑动,并使介轮的齿面始终紧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面,使得介轮具有调心浮动功能。本发明使得传动齿轮齿面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接触精度,延长齿轮使用寿命;机构新颖,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不改变原齿轮箱总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箱变向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动力、同心轴双向输出变向的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
背景技术
在各个行业中所使用的齿轮箱变向机构中,传动轴一般均采用固定模式,如图1所示,动力由传动轴9输入,带动第一锥齿轮1转动,第一锥齿轮1通过介轴5和位于介轴5上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4带动介轮2转动,介轮2带动第二锥齿轮3转动,第二锥齿轮3带动变向轴10转动,从而实现与同心传动轴9相反方向的转动输出。但是,由于第一锥齿轮1、介轮2和第二锥齿轮3都是固定连接,由于加工、装配误差导致齿轮副接触精度降低,从而造成齿面过快磨损,齿轮箱报废,影响工程进度,增大成本。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以解决如何简化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齿轮箱变向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锥齿轮、介轴、介轮、调心轴承、弹性元件、第二锥齿轮和变向轴;其中,动力由传动轴输入,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介轴和位于介轴上的调心轴承带动介轮转动,介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变向轴转动,实现与传动轴相反方向的转动输出;调心轴承的内圈动配合套装在介轴上,外圈固定在介轮的中心孔中;在介轴左端加装弹性元件,推动调心轴承的内圈,内圈推动调心轴承的滚动体,滚动体推动调心轴承的外圈,由外圈带动介轮沿着介轴轴向滑动,并使介轮的齿面始终紧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面,使得介轮具有调心浮动功能。
进一步地,调心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或调心球轴承。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为板式弹簧、压缩弹簧、气动或液压元件。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的数量为多个。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采用一套调心轴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调心轴承的内圈动配合套装在介轴上,外圈固定在介轮的中心孔中。在介轴左端加装多个弹性元件,推动调心轴承的内圈,调心轴承的内圈推动调心轴承的滚动体,滚动体推动调心轴承的外圈,由外圈带动介轮沿着介轴轴向滑动,并使介轮的齿面始终紧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面,使得介轮具有调心浮动功能。本发明使得传动齿轮齿面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接触精度,延长齿轮使用寿命;机构新颖,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不改变原齿轮箱总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齿轮箱变向机构中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箱变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一二三厂,未经国营第一二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