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9581.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竹鹏翔;王晓伟;周浩;余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鹏翔 |
主分类号: | C08F290/06 | 分类号: | C08F290/06;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0;C04B24/1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早强型聚 羧酸 水剂 制备 方法 | ||
1.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置于反应釜A中,加热,搅拌,恒温2-5小时得到酰胺小醇胺单体NP;
S2:使用温度检测探头对反应釜A中的原料温度进行监测,温度检测探头通过驱动机构水平、上下不断运动;
S3: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浓硫酸和阻聚剂置于反应釜B中,加热,搅拌,得到酯化大单体MP,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温度检测探头水平、上下不断运动,对反应釜B中的原料的温度进行监测;
S4:将不饱和磺酸盐和水置于反应釜C中,将单体混合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放进滴加装置上,将单体混合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入反应釜C;
S5:最后加入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得到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二甘醇胺和氢氧化钠置于反应釜A中,启动加热器,对反应釜A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搅拌装置运动,对原料进行搅动,使原料受热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反应釜A上设有温度监测器,温度监测器的温度检测探头置于反应釜A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驱动机构为两个电动推杆和连接杆,温度检测探头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推杆中的一个电动推杆驱动连接杆上下移动,另一个电动推杆驱动前一个电动推杆水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温度检测探头检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与控制器中预设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滴加装置为液体箱,液体箱的底部开设有小孔,液体箱通过推杆电机在反应釜C中水平往复运动,使单体混合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的更加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在滴加单体混合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的同时,搅拌轴带动搅拌叶同时进行转动,对原料混合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浓硫酸和阻聚剂置于反应釜B中,在100-130℃下恒温36-48小时,同时通过温度检测探头对温度进行监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当反应釜C中温度达到55C-95C时,将单体混合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入反应釜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最后加入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加入的同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鹏翔,未经竹鹏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5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