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及批量获得金钱鱼受精卵的人工催产和授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9121.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洋;李广丽;朱春华;江东能;陈华谱;石红娟;田昌绪;邓思平;吴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24 | 分类号: | A61K38/24;A61K31/454;A61P15/08;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钱 催产 激素 试剂盒 批量 获得 受精卵 人工 授精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及批量获得金钱鱼受精卵的人工催产和授精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包括独立分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马来酸地欧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本发明基于激素试剂盒,采用三针法对金钱鱼进行人工催产,有效解决效应时间长,雌鱼出现滞产,催产后人工挤卵难度大,有卵块和性腺退化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有效解决了金钱鱼自然产卵卵子过熟或体内溃解,受环境影响大、催产成功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极低,难以批量获得受精卵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及获得批量金钱鱼受精卵的人工催产和授精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 Linnaeus1766)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刺尾鱼亚目(Acanthuroidei)、金钱鱼科(Scatophagidae)、金钱鱼属(Scatophagus),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水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部至南海及北部湾区域。金钱鱼体形优美、色彩斑斓,性情温顺,肉质鲜美,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名贵海水经济鱼类。金钱鱼环境适应性和抗病抗逆性极强,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生长发育,而且也适宜淡水中养殖,成为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池塘和网箱养殖的重要种类。经济价值极高。
由于雌、雄鱼性腺成熟不同步、卵巢不易充分发育成熟、催产不及时、卵巢很快退化、催产后亲鱼死亡率高等原因,金钱鱼的人工繁殖一直比较困难。目前,金钱鱼的人工繁育己有一些研究,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亲鱼人工催产方法主要是依靠注射激素,但现有催产方法催产成功率低,自然产卵存在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极低的缺点,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因此提高亲鱼促熟催产成功率,是获得大量优质受精卵的关键,进行人工授精是通过构建选育家系方式进行良种选育工作的基础。由于不同的鱼种其催产的激素种类和条件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金钱鱼的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方法进行明确十分有必要。目前国内外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17α,20β-二羟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褪黑激素(MT)等激素对金钱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有些方法未取得实用性成果,有些方法可自然产卵,但受环境影响大催产成功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很低,难以批量获得受精卵,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及批量获得金钱鱼受精卵的人工催产和授精方法,具有催产成功率高,显著提高金钱鱼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包括独立分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马来酸地欧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优选的,每1kg金钱鱼雌性亲鱼,所述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的注射用量为23~45μg,所述马来酸地欧酮的注射用量为18~35μg,所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注射用量为500~1000IU;每1kg金钱鱼雄性亲鱼,所述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的注射用量为8~15μg。
优选的,每1kg金钱鱼雌性亲鱼,所述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的注射用量为35μg,所述马来酸地欧酮的注射用量为25mg,所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注射用量为800IU;每1kg金钱鱼雄性亲鱼,所述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的注射用量为12μg。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金钱鱼催产用激素试剂盒进行批量获得金钱鱼受精卵的人工催产和授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2龄以上、鱼体健康经促熟培育的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作为待催产亲鱼,将所述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分开放置;
2)对雌性亲鱼进行第一针激素注射,每1kg体重的雌性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素A43~5μg和马来酸地欧酮3~5mg,雄性亲鱼不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