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974.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石胜伟;周云涛;谢忠胜;张勇;蔡强;梁炯;程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12 | 分类号: | G01L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役锚索 预应力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对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前,先在室内对磁通量传感器(2)进行标定;
b、在现场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前,选择内径大于锚具(3)外径的磁通量传感器(2),并将外锚头(4)的混凝土(12)凿除清理干净;将磁通量传感器(2)一端套于外锚头(4)上,次级线圈(5)长度覆盖锚具(3),再连接磁弹仪(6);
c、磁弹仪(6)将检测到的电压积分值转换为预应力测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标定过程如下:
a1)选择与现场工程相同的锚具(3)尺寸和根数,并获取现场锚索(1)的预应力设计值;
a2)准备与锚具(3)尺寸对应的磁通量传感器(2)和磁弹仪(6);
a3)在张拉台座上安装钢绞线、磁通量传感器(2)、锚具(3)、标准传感器;
a4)将现场锚索的预应力设计值分为7级进行标定,并按标定参数进行分级张拉并记录磁弹仪(6)输出的电压积分值;
a5)反测第一级力值,与标准传感器进行比较,修改零值使测量力值与标准传感器一致,记录零值、测量的电压积分值和力值;
a6)反测第七级力值,与标准传感器进行比较,修改空载值使测量力值与标准传感器一致,记录空载值、测量的电压积分值和力值;
a7)根据7级标定值与测量得到的电压积分值进行拟合,将拟合得到的参数输入到磁弹仪(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对单个锚头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预应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通量传感器(2)包括初级线圈(7)、次级线圈(5)、外壳(8)、隔离壳(9)、内壳(10)和密封圈(11),外壳(8)、初级线圈(7)、隔离壳(9)、次级线圈(5)和内壳(10)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8)两端通过密封圈(11)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7)由铜丝缠绕成圆筒状并胶粘结形成整体,初级线圈(7)的外径等于外壳(8)的内径,内径等于次级线圈(5)的外径,初级线圈(7)的长度等于整个磁通量传感器(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5)由铜丝缠绕成圆筒状并粘结形成整体,次级线圈(5)与初级线圈(7)之间设置圆筒状隔离壳(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5)长度为整个磁通量传感器(2)的1/3,且大于锚具(3)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为圆筒状,厚度为0.5~1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0)为圆筒状,长度与磁通量传感器(2)长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役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1)为圆环状,外半径等于外壳(8)的内径,内半径等于内壳(10)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9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纸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