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6286.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青松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33/105;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李丽琴 |
地址: | 637200 四川省西充县晋***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石斛 养生 面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面条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及其制作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小麦面粉4000‑4500份、鲜黄精480‑500份、铁皮石斛5份、山药50‑60份、三七2份、人参0.8‑1.5份、大枣8‑15份、枸杞子8‑15份、玉竹2.0‑2.5份、天麻1.8‑2.3份、当归1.5‑2.0份、白芨1.5‑2.0份、姜黄1.5‑2.0份、党参2.5份、白芷2份、蜂蜜45‑60份、食用盐10‑20份,本发明把黄精、铁皮石斛、山药和玉竹四种药食同源的材料经过秘制加工,加上配合三七、人参、大枣、枸杞、玉竹、天麻、当归、白及、姜黄、党参、白芷等11种名贵中药材的多种功效相互作用,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皆可食用,使我们平常吃面就可以达到养生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条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富含甾体皂甙、多糖、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脾、润肺生津、强筋骨、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病毒等功效。
铁皮石斛也称铁皮兰、铁吊兰、里树草,云南俗称黑节草,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由于黄精和铁皮石斛有易于人体健康,黄精味道略微带有涩感,微微有点苦,平常单独泡水或者炖肉时,味道不是那么美味,很多人没法长期实用,那么药理的效果就不是很好。而面条是大众食物,很多人基本每天都要食用,所以黄精和铁皮石斛就能以一定配比量加入面粉中制作成面条,用面粉的口感和小麦中的糖分来冲击掉涩感和苦味,使其变得更好食用,但是仅仅单独按照比例添加黄精和铁皮石斛,面条的营养有限,很多中药材和黄精、石斛并没有药理相冲的情况,可以中和配比来制作保健面条,使得面条的营养更好。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及其制作方法,用面粉的口感和小麦中的糖分来冲击掉涩感和苦味,使其变得更好食用,并且配以山药、大枣、枸杞子等中药食材,使得面条的营养价值更高,有益于提高面条的保健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小麦面粉4000-4500份、鲜黄精480-500 份、铁皮石斛5-8份、山药50-60份、三七2份、人参0.8-1.5份、大枣8-15份、枸杞子8-15 份、玉竹2.0-2.5份、天麻1.8-2.3份、当归1.5-2.0份、白芨1.5-2.0份、姜黄1.5-2.0份、党参2.5份、白芷2份、蜂蜜45-60份、食用盐10-20份。
进一步限定,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小麦面粉4500份、鲜黄精500份、铁皮石斛5份、山药50份、三七2份、人参1份、大枣10份、枸杞子10份、玉竹2.5份、天麻2份、当归2份、白芨2份、姜黄2份、党参2.5份、白芷2份、蜂蜜50份、食用盐15份。
一种黄精石斛养生面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干净的鲜黄精和山药切片,与铁皮石斛混合加水蒸煮至透心,过滤后提炼成黄精石斛汁液;
②再将三七、人参、大枣、枸杞、玉竹、天麻、当归、白芨、姜黄、党参、白芷放入设备中熬制,熬制粘稠后过滤提取出混合药材汁液;
③在步骤②中的混合药材汁液中加入蜂蜜和步骤①中的黄精石斛汁液混合成黄精石斛配方原液;
④之后将黄精石斛配方原液与小麦面粉混合搅拌得到面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青松,未经赵青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