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350℃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转接环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05088.7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宁金明;蒋茜;简荣坤;黄尧;修威国;李冰冰;付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L9/00 | 分类号: | G01L9/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50 高温 压力传感器 转接 结构 | ||
一种耐350℃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转接环结构,主要应用于监测发动机压力、测量绝对压力等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温压力传感器很难兼顾输出稳定、精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在很多工况的使用上并不理想的问题,包括硅‑蓝宝石芯体、引线转接组件、调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系统,硅‑蓝宝石芯体、引线转接组件、调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系统依次相连;采用压阻效应原理,利用惠斯通电桥,将桥臂上的电阻变化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实现压力信号到电压信号的转换,再经过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最终将压力信号转换为数字总线信号输出,具有输出稳定,精度高,耐高温350℃等特点,随着市场扩大,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350℃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转接环结构,主要应用于监测发动机压力、测量绝对压力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程度的提高,在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石化、机床、油井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压力进行监测。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以便于系统进行处理,实现精准的自动化控制,这在常规领域已经普遍应用。目前,高温领域对压力的监测的需求越来越多,如监测发动机气体压力和燃油压力的变化等。温压力传感器能够在比较恶略的高温环境下对压力进行精确的、长期的、稳定的监测。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高温压力传感器转接环很难兼顾输出稳定、精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在很多工况的使用上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温压力传感器很难兼顾输出稳定、精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在很多工况的使用上并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转接环结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350℃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转接环结构,它包括压力敏感芯体、引线转接组件、调理电路和数字处理器,所述压力敏感芯体、引线转接组件、调理电路、数字处理器依次相连。
进一步地,压力敏感芯体包括金属膜片和半导体敏感膜片,金属膜片的一端和半导体敏感膜片的一端连接构成刚性一体结构。
优选地,半导体敏感膜片选用硅-蓝宝石耐高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敏感膜片利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制作。
优选地,金属膜片的截面为E形,金属膜片采用TC钛合金材料制作,TC钛合金的屈服强度×Pa;
所述金属膜片的平面部分与半导体敏感膜片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半导体敏感膜片的输出端的边缘设有R、R、R和R四个电阻条,R、R的长度方向以半导体敏感膜片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R、R的长度方向以半导体敏感膜片的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R、R、R和R设置的方向互相平行,R、R、R和R上分别与一根芯体引线的输入端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引线转接组件包括陶瓷引线、压接组件和高温电缆;
所述每根芯体引线的输出端与一根陶瓷引线的输入端连接,陶瓷引线的输出端与压接组件的一端连接,压接组件的另一端与高温电缆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组件内部设有可伐丝,可伐丝的输入端与陶瓷引线的输出端连接,可伐丝的输出端与高温电缆的输入端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调理电路包括模拟采集电路、模数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基源,模拟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高温电缆的输出端连接,模拟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还与模数转换器基源相连,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器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一种耐350℃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转接环结构还包括接头、转接板、转接环、绝缘子外环、陶瓷引线组件、外壳、压板、螺钉、高温石英布和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