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案件判决书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00477.0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杰;王伟伟;万菲;杨佳;刘学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40/166 | 分类号: | G06F40/166;G06F40/30;G06N3/04;G06Q50/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茹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案件 判决书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公开一种案件判决书生成方法,应用于辅助审判系统,接收与目标案件对应的诉讼数据;其中,所述诉讼数据至少包括原告和被告提交的诉讼数据、庭审笔录数据;对所述诉讼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要素数据;其中,所述案件要素数据指示所述目标案件的案件关键特征;将所述案件要素数据输入至训练获得的案件审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预判数据;基于所述预判数据及所述案件要素数据,生成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判决书,实现了案件判决书快速自动生成,提高了案件流程处理及案件审判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案件判决书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起诉状,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法律文书。根据诉讼的性质和目的不同,起诉状可以包括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和刑事自诉状等。
答辩状,是指被告针对起诉状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法律文书。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答辩,也可以沉默。答辩状有利于保护被告的正当合法权益;有利于法院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判明是非,做出正确的判决。
案件判决书,是指法院对案件审判完成判决后写成的法律文书。例如,案件判决书可以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案件判决书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辅助审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目标案件对应的诉讼数据;其中,所述诉讼数据至少包括原告和被告提交的诉讼数据、庭审笔录数据;
对所述诉讼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要素数据;其中,所述案件要素数据指示所述目标案件的案件关键特征;
将所述案件要素数据输入至训练获得的案件审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预判数据;
基于所述预判数据及所述案件要素数据,生成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判决书。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诉讼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要素数据,包括:
对所述诉讼数据进行语义分析,得到指示所述目标案件的案件特征的若干特征数据;
对所述若干特征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得到指示所述目标案件的案件关键特征的关键数据;
基于得到的关键数据生成关键数据集合,作为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要素数据。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诉讼数据进行语义分析,得到指示所述目标案件的案件特征的若干特征数据,包括:
对所述诉讼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文本化的诉讼数据;
对得到的文本化的诉讼数据进行语义分析,得到指示所述目标案件的案件特征的若干特征数据。
可选的,在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预判数据之后,还包括:
向用户输出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预判数据,以使用户对预判数据进行数据更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预判数据及所述案件要素数据,生成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判决书,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预判数据的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预判数据再次输入至所述案件审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预判修正数据;
基于所述预判修正数据及所述案件要素数据,生成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判决书。
可选的,在生成与所述目标案件对应的案件判决书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