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00426.8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飞;管臣;张冉;丁建刚;荣毅;张军;刘志远;耿英三;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3/60 | 分类号: | H01H3/60;H01H3/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 斥力 机构 缓冲 结构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该油缓冲结构包括开有长条孔的上连接头、开有孔的下连接头、销子、活塞、缓冲器外缸、缓冲器内缸、缓冲油和节流孔;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对电磁斥力机构的可动部件进行缓冲,缓冲特性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运动特性相匹配,可以同时应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分闸与合闸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快速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斥力操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分合闸速度快,分合闸时间短,分合闸时间分散性小等优点,目前其广泛的应用于开关领域。但由于其分合闸速度快,所以在分合闸末期会造成强烈的机械碰撞进而造成机械损伤。因此,需要有合理的缓冲装置来为电磁斥力机构进行缓冲。
目前,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缓冲装置主要有:油缓冲器、聚氨酯缓冲器、气体缓冲器、电磁缓冲器。然而,对于目前应用到电磁斥力机构的油缓冲器而言,只能应用于分闸过程的缓冲,对于合闸过程并不起任何作用;对于聚氨酯缓冲器而言,其效果不够稳定,随着缓冲次数增多会出现缓冲容量与缓冲出力降低的问题;对于气体缓冲器而言,它有两个弊端:1.在分、合闸过程中初始阶段就存在的缓冲力不利于电磁斥力机构提速;2.分、合闸行程末端,气缸内的高气压可能会导致运动部件反弹导致分合闸失败;对电磁缓冲器而言,其结构非常复杂,需额外增加较大的体积与质量,对于缓冲电流投入时间需要极精确的控制,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缓冲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电磁斥力机构的可动部件进行缓冲,可以对分闸与合闸过程都起缓冲作用,并且缓冲特性与电磁斥力机构的运动特性相匹配,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效果稳定的特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包括固定在电磁斥力盘9上的上连接头1,上连接头1上开有长条孔12,销子2同时穿过长条孔12和下连接头3上的孔13,将上连接头1与下连接头3相连,活塞4的上端固定在下连接头3上,活塞4的下端伸入到缓冲器内缸5中,缓冲器内缸5中充满缓冲油8,缓冲器内缸5的壁上开有节流孔7,缓冲器内缸5完全被缓冲器外缸6包裹,缓冲器内缸5与缓冲器外缸6之间充有缓冲油8。
所述的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的工作方法,当电磁斥力机构进行分闸操作时,设置在电磁斥力盘9上方的分闸驱动线圈10中通过脉冲电流,电磁斥力盘9上产生相反方向的涡流,电磁斥力盘9在电磁斥力的推动下带动上连接头1向下进行分闸运动,分闸运动的前段行程中,由于上连接头1的长条孔12的上端并没有与销子2接触,因此,电磁斥力盘9与上连接头1向下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缓冲力,能够持续加速,当运动到一定行程后,上连接头的长条孔12的上端与销子2相接触,上连接头1通过销子2带动着下连接头3和活塞4向下运动,活塞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迫活塞4下方缓冲器内缸5中的缓冲油8从节流孔7中流出,产生缓冲力,随着活塞4下方的节流孔7逐渐减少,缓冲效果逐渐增强,直到最后分闸过程结束,从缓冲器内缸5通过节流孔7流出的缓冲油8流入到缓冲器外缸6中,缓冲器外缸6中的缓冲油8通过位于活塞4上方的缓冲器内缸5上的节流孔7流回到缓冲器内缸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