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00426.8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飞;管臣;张冉;丁建刚;荣毅;张军;刘志远;耿英三;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3/60 | 分类号: | H01H3/60;H01H3/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 斥力 机构 缓冲 结构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电磁斥力盘(9)上的上连接头(1),上连接头(1)上开有长条孔(12),销子(2)同时穿过长条孔(12)和下连接头(3)上的孔(13),将上连接头(1)与下连接头(3)相连,活塞(4)的上端固定在下连接头(3)上,活塞(4)的下端伸入到缓冲器内缸(5)中,缓冲器内缸(5)中充满缓冲油(8),缓冲器内缸(5)的壁上开有节流孔(7),缓冲器内缸(5)完全被缓冲器外缸(6)包裹,缓冲器内缸(5)与缓冲器外缸(6)之间充有缓冲油(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头(1)上的长条孔(12)也能够换为孔,同时下连接头(3)上的孔(13)换为长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销子(2)的形状与大小与下连接头上孔的形状和大小一致。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油缓冲结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磁斥力机构进行分闸操作时,设置在电磁斥力盘(9)上方的分闸驱动线圈(10)中通过脉冲电流,电磁斥力盘(9)上产生相反方向的涡流,电磁斥力盘(9)在电磁斥力的推动下带动上连接头(1)向下进行分闸运动,分闸运动的前段行程中,由于上连接头(1)的长条孔(12)的上端并没有与销子(2)接触,因此,电磁斥力盘(9)与上连接头(1)向下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缓冲力,能够持续加速,当运动到一定行程后,上连接头的长条孔(12)的上端与销子(2)相接触,上连接头(1)通过销子(2)带动着下连接头(3)和活塞(4)向下运动,活塞(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迫活塞(4)下方缓冲器内缸(5)中的缓冲油(8)从节流孔(7)中流出,产生缓冲力,随着活塞(4)下方的节流孔(7)逐渐减少,缓冲效果逐渐增强,直到最后分闸过程结束,从缓冲器内缸(5)通过节流孔(7)流出的缓冲油(8)流入到缓冲器外缸(6)中,缓冲器外缸(6)中的缓冲油(8)通过位于活塞(4)上方的缓冲器内缸(5)上的节流孔(7)流回到缓冲器内缸(5)中;
当电磁斥力机构进行合闸操作时,设置在电磁斥力盘(9)下方的合闸驱动线圈(11)中通过脉冲电流,电磁斥力盘(9)上产生相反方向的涡流,电磁斥力盘(9)在电磁斥力的推动下带动上连接头(1)向上进行合闸运动,合闸运动的前段行程中,由于上连接头(1)的长条孔(12)的下端并没有与销子(2)接触,因此,电磁斥力盘(9)与上连接头(1)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缓冲力,能够持续加速,当运动到一定行程后,上连接头的长条孔(12)的下端与销子(2)相接触,上连接头(1)通过销子(2)带动着下连接头(3)和活塞(4)向上运动,活塞(4)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压迫活塞(4)上方缓冲器内缸(5)中的缓冲油(8)从节流孔(7)中流出,产生缓冲力,随着活塞(4)上方的节流孔(7)逐渐减少,缓冲效果逐渐增强,直到分闸过程结束,从缓冲器内缸(5)通过节流孔(7)流出的缓冲油(8)流入到缓冲器外缸(6)中,缓冲器外缸(6)中的缓冲油(8)通过位于活塞(4)下方的缓冲器内缸(5)上的节流孔(7)流回到缓冲器内缸(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4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