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8076.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欧洲 提取物 糖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中包含重量百分比为2‑30%的欧洲越橘提取物,佐以β环糊精、维生素C、薄荷脑、柠檬汁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异麦芽酮糖、结晶果糖、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等辅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称量、β环糊精包埋、制粒、压片。本发明所述的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通过β环糊精包埋,有效的解决了欧洲越橘提取物中花青素易降解的应用缺陷,得到一种口感好、酸甜适中、富含花青素能够有效缓解眼疲劳的新型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欧洲越橘是一种小型落叶灌木,生长在欧洲中部到北部的丘陵荒野和灌木丛中。在已知的450种越橘属物种中,欧洲越橘早在中世纪就有药用记载,16世纪以来这种植物已经在所有主流草药专著中被系统地提及。而从欧洲越橘果实中分离出的多种属于不同化学官能团的化合物,特别是花色苷被广泛记载于科学文献中。
研究表明欧洲越橘提取物具有护眼、抗氧化、保护血管等功效。据说在二战期间皇家空军飞行员通过食用欧洲越橘果酱(由欧洲越橘浆果制成)来改善夜间视力。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花色苷在改善视力方面的功效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其在血管健康方面的功效也已通过大量临床评估验证,其中超过50项实证研究,包括至少25项对照或双盲研究。欧洲越橘花色苷的血管保护作用与其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提高毛细血管耐受性相关,这些作用通过多种机制共同发挥,包括刺激粘多糖的生物合成、抑制与血管外基质组分降解有关的蛋白水解酶以及与胶原代谢相互作用。其中刺激粘多糖合成被认为是血管保护作用的关键,因为粘多糖在血管周围组织的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花青素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制约了欧洲越橘等花青素类提取物的应用,因此,针对经常看电脑电视、日晒及用眼过度的人群;免疫力低下容易长斑的女性;患有高血脂的人群等,开发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口感好、成分稳定的食品是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1、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糖果中欧洲越橘提取物重量百分比为2-30%,辅料包括:β环糊精、维生素C、薄荷脑、柠檬汁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异麦芽酮糖、结晶果糖、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
2、一种添加欧洲越橘提取物的糖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下列原料:欧洲越橘提取物2-30%、β环糊精1-5%、维生素C 0.2-3%、薄荷脑0.1-2%、柠檬汁粉8-30%、微晶纤维素5-20%、甘露醇10-30%、异麦芽酮糖10-30%、结晶果糖5-15%、木糖醇5-20%、麦芽糊精5-15%、柠檬酸0.1-3%、阿斯巴甜0.1-1%、硬脂酸镁0.2-1%;
(2)所述欧洲越橘提取物用6-8倍体积浓度为65-95%的食用酒精溶解后,加入40-50℃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β环糊精水溶液中包埋4-5小时、低温干燥,得到包埋后的欧洲越橘提取物;
(3)将步骤(2)所述包埋后的欧洲越橘提取物、维生素C、柠檬汁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异麦芽酮糖、结晶果糖、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阿斯巴甜混合均匀,采用湿法制粒机制成颗粒,干燥后进行整粒,将所述薄荷脑、硬脂酸镁与颗粒混匀,压片成型。
本发明的糖果组分中,欧洲越橘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含量大于25%,其具有保护视力、抗氧化、保护血管等功效,营养价值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8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