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7498.1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智能 分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包括多功能分离装置、磁选装置、轻质收集装置、进料输送带、分拣输送带和智能分拣装置,所述多功能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分散机构和两个分离输送机构,所述分离输送机构并列设置同向输送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设于所述进料输送带的出料端,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多个拨杆机构沿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面。本发明用一个制作同时实现了筛选分离容易被遮挡并且不易被抓取的小型垃圾,方便后续磁选装置进行磁选分离金属物,本系统在进行视觉识别和分拣的效率大大提高,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领域需要在进行处理前先对垃圾进行分类,而随着机械视觉、智能识别等技术发展,垃圾分类开始朝着无人化智能化发展。智能分拣可以通过对垃圾的形状、颜色和体积的识别,判断是属于何种垃圾,在通过执行机构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分拣到对应的处理区域,效率高对工作人员伤害小,正逐步推广。但是垃圾本身在分类前常常是多种形状大小和材质的垃圾混杂在一起,即使采用智能分拣的方式,对于轻薄的纸张、薄膜,以及体积过小的垃圾依旧不易将其与其他垃圾分离,轻薄的纸张薄膜也容易覆盖其他垃圾或被压住,影响识别效果,体积过小的垃圾则容易被其他垃圾遮挡难以被发现,因此如果不能在分类时将不容易识别的这些垃圾进行预先快速分离,智能分类的效果会大大降低,需要更多道程序进行逐步分类,提高了设备成本并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轻薄型垃圾和过小的垃圾难以有效通过常规智能分拣系统快速分拣,提高了系统的设备成本并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包括多功能分离装置、磁选装置、轻质收集装置、进料输送带、分拣输送带和智能分拣装置,所述多功能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分散机构和两个分离输送机构,所述分离输送机构并列设置同向输送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设于所述进料输送带的出料端,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多个拨杆机构沿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面,所述分离输送机构均包括支撑机箱、多个输送轮、沿输送轮绕接布置的网格输送带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箱内的倾斜输送滑道,所述支撑机箱顶部设有与所述斜输送滑道区域对应的顶部开口,所述支撑机箱侧面均设有连接到所述倾斜输送滑道下端的小型垃圾出口,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在所述支撑机箱内还设有对着所述支撑机箱顶部并朝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吹送的多个吹风口,所述吹风口沿输送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出料端设有负压分离机构,所述负压分离机构包括负压风室和设置与负压风室一侧的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通过引风管与所述吹风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负压风室在朝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的侧面和底部均设有形成负压的负压开口,所述负压风室底部下面设有所述轻质收集装置的吸料口,所述小型垃圾出口朝所述磁选装置供料,所述分离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均设于所述分拣输送带的进料口上方,切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分拣输送带在高度上留有一定间隙。
优选的,所述负压风室一侧侧壁位于所述支撑箱体内并设有若干所述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引风管的进风端,所述引风管经过所述两个支撑箱体的下部穿出第一输送机构的支撑箱体侧壁经过弯曲部份倾斜伸入第一输送机构的支撑箱体与所述吹风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倾斜输送滑道在接近所述进料输送带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倾斜输送滑道的下端设有朝对应小型垃圾出口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倾斜输送滑道两侧的翻边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体侧壁,所述倾斜输送滑道的底部安装有激振器。
优选的,所述拨杆机构包括转盘和沿所述转盘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拨杆,所述拨杆垂直固定在所述转盘周缘,所述拨杆机构依据所述转盘大小不同沿输送方向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最大的转盘周缘接近所述网格输送带表面,所述转盘的转轴通过转动机构相互连接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拨杆伸出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部均位于同一高度,相邻的所述转盘中心的间距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7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