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7417.8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华;颜丹;董青龙;李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姬长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生物 传感器 电极 | ||
1.一种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包括绝缘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第一焊盘(41)和第一导电孔(31),第一导电孔(31)贯穿所述绝缘基体(1),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和第一焊盘(41)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体(1)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孔(31)上下连通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和第一焊盘(41),所述绝缘基体(1)为陶瓷基;
所述第一导电孔(31)沿轴线方向壁体分割为N个以上的不均分的相互绝缘的竖向局部孔壁(311);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包括N组直立石墨烯簇(211),每个所述竖向局部孔壁(311)上部的直立石墨烯簇(211)相互之间设置间隙;所述第一焊盘(41)分为彼此绝缘的N个第一焊盘分部(411);
各个所述直立石墨烯簇(211)、竖向局部孔壁(311)和第一焊盘分部(411)依次连通;
N大于等于2,N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的周侧设置有第一陶瓷围栏(51);
所述第一陶瓷围栏(51)的内侧设置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
所述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位于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的周侧及上部,或,所述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仅位于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的上部;
所述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为功能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的三维表面修饰有金、铂、镍、银、钛、二茂铁或普鲁士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修饰材料为纳米颗粒状;还包括第二直立石墨烯电极(22)、贯穿所述绝缘基体(1)的第二导电孔(32)、第二焊盘(42)和第三焊盘(43);
所述第二焊盘(42)边缘设置小于90°的过渡角,所述第二焊盘(42)边缘和绝缘基体(1)形成平缓的过渡连接;或,所述第二焊盘(42)嵌入绝缘基体(1)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焊盘(42)和第三焊盘(43)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体(1)的两侧,所述第二导电孔(32)上下连通所述第二焊盘(42)和第三焊盘(43);
所述第二直立石墨烯电极(22)位于所述第二焊盘(42)的上侧,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和第二直立石墨烯电极(22)位于所述绝缘基体(1)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孔(31)、第二导电孔(32)和导线(7)为导电材料,导电材料为铜、金、银、铂或钨中的一种或两种材料混合;
所述第一导电孔(31)、第二导电孔(32)和导线(7)的制备工艺为电镀、低温烧结、高温烧结或溅射工艺;所述第一焊盘(41)和第三焊盘(43)与主机系统或转接件形成电气连接,连接方式包括物理接触、钎焊、热压焊或粘接工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基体(1)上制备M个孔,形成孔阵列,孔直径0.05-0.2mm,孔间距0.3~3mm,各个孔内填充金属形成第一导电孔(31),每个第一导电孔(31)表面都制备出独立的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
每个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修饰不同的反应膜层(61),分别制备成工作电极(601)、对电极(602)或参比电极(603),多电极阵列可以用于实现多维度的生物信号检测;
未被填充的通孔(606)可用于引流气体;M为大于3的自然数,阵列为长方形阵列或圆阵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石墨烯簇(211)的三维表面修饰有金纳米颗粒、铂纳米颗粒、镍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钛纳米颗粒、二茂铁纳米颗粒或普鲁士蓝纳米颗粒;不同的所述直立石墨烯簇(211)修饰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的纳米颗粒;
所述第一直立石墨烯电极(21)的周侧设置有J层第一陶瓷围栏(51),J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第一陶瓷围栏(51)的内侧设置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
所述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位于所述直立石墨烯簇(211)的周侧及上部,或,所述第一生物反应膜层(61)仅位于所述直立石墨烯簇(211)的上部;
各个不同的直立石墨烯簇(211)相互具有不同的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74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