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地铁隧道二衬拱顶采用分体自行式模板台车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6088.5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常东辉;李金州;张静;袁青;周彦军;范小培;李成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地铁 隧道 拱顶 采用 分体 自行 模板 台车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大跨度地铁隧道二衬拱顶采用分体自行式模板台车的施工方法,双侧壁导坑法二次衬砌施工前,首先破除临时支撑与初支结构节点处混凝土,二衬施做采用仰拱先行、侧墙跟进、拱顶闭合三步法,其中,仰拱先行:仰拱施工时局部拆除仰拱施工段内底部中隔壁工字钢,再进行仰拱施工;侧墙跟进:施作仰拱范围内侧墙时局部拆除侧墙施工段内水平部分中隔板;拱顶闭合:施作侧墙范围内拱顶。本发明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风险大跨度暗挖隧道二衬施工导致结构变形,引起地表沉降、隧道失稳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地铁隧道二衬拱顶采用分体自行式模板台车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地下洞室等各类地下工程暗挖法大跨度隧道施工中,对于围岩级别较差、地质条件复杂区段,通常采用类似于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带有临时仰拱、临时中隔壁等临时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以控制初支结构的变形。传统施工中,二衬施作前均需要进行临时支撑逐榀试拆,同时加密观测初支结构的变形情况。但是,由于大跨度隧道的初支结构强度与刚度相对偏弱,所以需要利用临时支撑结构予以补充加强支护,一旦临时支撑结构的支反力被拆除卸载,大跨度隧道初支极易失去受力平衡,发生大变形险情甚至侵限、破坏,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另外,绝大部分大跨度隧道在二衬施作前拆除临时支撑结构的有效长度很低,二衬拱墙与拱顶难以采用标准长度的移动式模板台车进行整体快速浇筑,需选择短进尺浇筑方法;甚至部分隧道根本无法满足直接拆除临时支撑结构的条件,还需要进行初支结构二次补强后方可逐榀拆除临时支撑,进而实施短进尺浇筑,导致施工工序复杂、二衬施作耗时长,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工期。
现有的技术种类:1)拱顶衬砌采用支架支撑体系;2)拱顶衬砌采用整体式台车施工。现有常规衬砌技术缺点包括:1)采用整体性破除初支结构临时支撑,风险较大;2)为预防临时支撑破除造成隧道变形等重大危害,破除施工段距离受限,不能满足隧道衬砌的工序流水作业要求,功效较低;采用台车整体衬砌,施工成本高;3)整体破除支撑,工作量大,导致隧道内施工环境较差;4)大断面弧度大,拱墙整体衬砌,钢筋绑扎操作困难,效率低;5)反复搭拆衬砌体系体系,耗时较多,周期长;6)高空作业风险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地铁隧道二衬拱顶采用分体自行式模板台车的施工方法,双侧壁导坑法二次衬砌施工前,首先破除临时支撑与初支结构节点处混凝土,二衬施做采用仰拱先行、侧墙跟进、拱顶闭合三步法,其中,
仰拱先行:仰拱施工时局部拆除仰拱施工段内底部中隔壁工字钢,再进行仰拱施工;
侧墙跟进:施作仰拱范围内侧墙时局部拆除侧墙施工段内水平部分中隔板;
拱顶闭合:施作侧墙范围内拱顶,采用用分体自行式模板台车以剩余中隔板为轨面就位加固、浇筑拱顶混凝土使二次衬砌封闭成环;
所述分体自行式模板台车包括:
门架横梁,其位于剩余竖向中隔墙上方且向两端延伸,所述门架横梁两端通过底纵梁支撑,所述底纵梁的下端连接底纵梁垂直撑杆或行走轮组,底纵梁垂直撑杆和行走轮组下方设置有顶升千斤顶,所述门架横梁和竖向中隔墙之间设置有顶升千斤顶;
跨中顶地丝杆,所述跨中顶地丝杆顶设于门架横梁和中隔板上,所述跨中顶地丝杆的下部设置有顶升千斤顶;
顶纵梁,其间隔设置于门架横梁的中部和两侧,所述顶纵梁的两侧设置有水平千斤顶;
纵梁上部立柱,包括中部纵梁上部立柱和两侧纵梁上部立柱,所述中部纵梁上部立柱支撑于拱顶和中部的顶纵梁之间,两侧纵梁上部立柱分别支撑于拱顶和两侧的顶纵梁之间;
上部横联,其设置于门架横梁上方,所述上部横联的两端撑于拱顶两侧,所述上部横联与纵梁上部立柱固定;
模板部分;
模板支承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0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