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差速结构可换挡集成电驱桥减速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2190.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军;姚哲皓;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8;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彭成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结构 换挡 集成 电驱桥 减速器 总成 | ||
本发明设计的双电机差速结构可换挡集成电驱桥减速器总成,包两个括电机、两个中间轴总成、两个减速器总成及一个差速器总成和壳体;每个电机均独立通过一个减速器总成与差速器总成连接;每个中间轴总成均包括中间轴和滑动啮合组件;每个减速器总成均包括内壳、与电机连接的输入轴、与输入轴连接的左侧锥齿轮、与中间轴连接的右侧锥齿轮、与左侧锥齿轮和右侧锥齿轮啮合的行星锥齿轮;左侧锥齿轮、右侧锥齿轮、行星锥齿轮位于内壳内;内壳通过长啮合齿轮组与差速器总成的差速器壳传动;滑动啮合组件套设在中间轴上,通过滑动啮合组件与内壳或壳体的啮合实现高速、低速两档调速。整个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可靠性强,加工难度低,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用车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横置可换挡电驱桥减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372950A,公开日2019.02.22,公开了一种纵置同轴式可换档电驱动桥减速箱总成,包括电机、一轴总成、中间轴总成、主锥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中间轴总成包括中间轴、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和中间轴低速档齿轮,主锥轴总成包括主动锥齿轮、主锥轴低档齿轮和固定齿座,电机与一轴总成连接,一轴总成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啮合,中间轴低速档齿轮与主锥轴低档齿轮啮合,主锥轴总成与一轴总成之间通过滑动啮合套连接,主动锥齿轮与差速器总成的从动锥齿轮啮合。实现AMT少档化,在兼顾动力性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
但是,上述专利总成体积大,结构复杂,重量大,集成度低;格里森锥齿轮制造加工复杂,加工精度难以保证,成本高。
还有诸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95675A,公开日2015.01.21,公开一种二档电动车变速器总成,左箱体与右箱体合箱后形成的内腔中装有输入轴和中间轴,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中间轴上的一档齿轮与输入轴的一档轴齿部常啮合,二档齿轮与二档轴齿部常啮合;一档齿轮和二档齿轮之间的中间轴上套装有同步器齿套,同步器齿套可在拨叉的拨动下沿中间轴轴向滑移;中间轴的减速齿轮部与减速器壳上的减速齿轮常啮合,行星齿轮轴固定在减速器壳上,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行星齿轮同时与两个输出伞齿轮常啮合,这两个输出伞齿轮的伞齿轮轴分别支撑在减速器壳左端和右端的安装孔中。本发明可将电机的动力通过输出伞齿轮的伞齿轮轴输出,并可通过换挡使伞齿轮轴具有两个档位,这样就能很好地适应路况。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118187U,公告日2016.03.30,公开了一种电动货车减速器,属于变速器领域,其结构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对应扣合成为减速器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内的上部安装有输入轴,输入轴的输入端与右壳体外侧的连接盘连接,输入轴的下方安装有中间轴,中间轴的下方安装有差速器总成。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货车减速器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货车减速器普遍存在承载能力低、噪音大等问题,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噪音低、承载能力大等特点。
以上两件专利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传动效率、集成度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加工难度低、重量轻的双电机差速结构可换挡集成电驱桥减速器总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双电机差速结构可换挡集成电驱桥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机、两个中间轴总成、两个减速器总成及一个差速器总成和壳体;
每个所述电机均独立通过一个减速器总成与差速器总成连接;
每个所述中间轴总成均包括中间轴和滑动啮合组件;
每个所述减速器总成均包括内壳、与电机连接的输入轴、与输入轴连接的左侧锥齿轮、与中间轴连接的右侧锥齿轮、与左侧锥齿轮和右侧锥齿轮啮合的行星锥齿轮;所述左侧锥齿轮、右侧锥齿轮、行星锥齿轮位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内壳通过长啮合齿轮组与差速器总成的差速器壳传动;
滑动啮合组件套设在中间轴上,通过滑动啮合组件与内壳或壳体的啮合实现高速、低速两档调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