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热阻网络模型及平均温度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1284.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于亮;马彪;陈漫;张存振;赵培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16D66/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袁浩华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液压 系统 网络 模型 平均温度 估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湿式离合器温度测量领域中的一种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热阻网络模型及平均温度估算方法,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中的各个元件、环境等效为不同节点,存在换热的两个节点之间通过连线连接,形成热阻网络模型;该方法包括建立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热阻网络模型、建立节点热状态方程以及求解模型等过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湿式离合器温度测量方法中存在的滞后性以及通用性较差的问题,将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各元件简化为节点,建立了系统热工况数学模型,从而估算湿式离合器和润滑油的平均温度,具有通用性较好、可靠性强的优点,可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式离合器温度测量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热阻网络模型及平均温度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重型车辆的综合传动装置中,最易失效和损坏的设备就是湿式离合器。而离合器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摩擦副的温度过高,导致了摩擦元件的翘曲变形。因此,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元件温升的计算一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考虑到装配工艺和成本的因素,目前通常使用油温传感器检测离合器润滑油出油口的甩出油温度作为离合器温度,进而实现对湿式离合器温度的测量。但是由于油温传感器为具有较大滞后性的热敏电阻传感器,即当前温度需经一段时间后才能由传感器准确反映,通常滞后时间大于0.5s,极易造成对湿式离合器的冷却不及时、不充分,从而损坏摩擦片。
为了克服油温传感器滞后性的缺陷,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3967963A的专利文件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湿式离合器温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离线建立湿式离合器实际温度的预测模型,然后在线预测湿式离合器在滑摩过程中的实际温度。具体的,在线获得湿式离合器滑摩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后,先计算得出离合器传递的扭矩和离合器滑摩功率,再对当前及过去时刻的离合器出油口甩出油温度和离合器滑摩功率进行处理后,输入至预先离线建立的湿式离合器实际温度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湿式离合器实际温度的预测值。
但是,离线建立湿式离合器实际温度的预测模型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该方法通用性较差,测量不同型号的湿式离合器温度需要建立不同的实际温度预测模型,这将限制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热阻网络模型及平均温度估算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热阻网络模型,其特征在于,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包括循环的控制油路和润滑油路,所述控制油路和所述润滑油路中的各个元件、所述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的环境等效为不同节点:
存在换热的两个节点之间通过连线连接,且连线上设有第一热阻,存在换热的两个元件对应的节点之间的油液管路与所述环境之间设有第二热阻;
各个节点、连线、第一热阻以及第二热阻相互连接形成热阻网络模型。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油路中,油箱中的油液从液压泵经换向阀进入湿式离合器的活塞油缸,进而控制所述湿式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所述活塞油缸内的油压建立完成后,多余的油液通过活塞孔流回所述油箱;
所述液压泵流出的油液与多余油液的回路之间通过溢流阀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润滑油路中,油箱中的油液从液压泵经减压阀流向湿式离合器的摩擦副间隙,进行冷却润滑后的改路油液经散热器冷却后流回所述油箱。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与所述溢流阀之间、所述溢流阀与所述液压泵之间、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减压阀之间、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湿式离合器之间、所述湿式离合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油箱之间以及所述油箱、所述溢流阀、所述液压泵、所述减压阀、所述湿式离合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环境之间均设有第一热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1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