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上车系统及挖掘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8505.3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江山;付志伟;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16 | 分类号: | E02F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上车 系统 挖掘机 | ||
本申请涉及挖掘机附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车系统及挖掘机,用于挖掘机,挖掘机包括车身,自动上车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承载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其中,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人或者物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载组件相对车身运动,以使得置于承载组件上的人或者物品上升或者下降。本系统能够实现驾驶员的轻松上车,免去了攀爬,保证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挖掘机附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车系统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目前,挖掘机特别是在大型挖掘机,其履带到其驾驶室的距离很大,驾驶员上车存在一定的难度,上车需要在驾驶室外壁踩两步或以上,有时会有踩空造成擦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车系统及挖掘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挖掘机的驾驶员上车困难,且容易出现踩空受伤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上车系统,用于挖掘机,所述挖掘机包括车身;自动上车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上的承载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人或者物品,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相对所述车身运动,以使得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人或者物品上升或者下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车系统还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以及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挖掘机的车身上;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挖掘机的车身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以及所述挖掘机的车身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构件以及承载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机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构件上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和所述承载构件相对所述第二支撑构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构件相对所述第三支撑构件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主支撑体、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支撑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支撑体的相对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车身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包括第一支撑壳体以及第二支撑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壳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撑壳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三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撑壳体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开口;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配套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内,配套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壳体的开口并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一侧;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配套设置的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内,配套设置的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壳体的开口并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相对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连接器的加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清洁功能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