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终端的智能3D采集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6020.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左忠斌;左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04 | 分类号: | H04N13/204;H04N13/261;H04N13/275;H04M1/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终端 智能 采集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智能3D采集的模组及移动终端,其中模组包括数据接口、运动驱动装置、运动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运动装置上;运动驱动装置与运动装置连接;运动驱动装置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电连接;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电连接。本发明首次提出在移动终端中能够应用图像拼接原理进行3D采集的装置结构。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移动降低相机的使用数量。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外接,方便在现有手机上增加新的3D采集功能。整个设备可以移动,方便户外使用。采用外置连接方式,无需改造目前已有手机,通用性更强,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体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移动终端中利用相机进行目标物三维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3D采集方法包括结构光法、激光扫描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设置光源及光束整形系统,成本较高,耗电量大,且占用空间较大。
而目前手机通常具有1-3个摄像头,从而实现一些特殊的拍摄效果,例如背景虚化等。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用于在手机上进行3D采集的摄像头系统。如果仅使用目前摄像头系统,由于拍摄角度有限,难以进行3D拼接,无法得到3D图像。如果要增加拍摄角度,提高拍摄图像的冗余度,需要设置多个摄像头。例如南加州大学的Digital Emily项目,采用球型支架,在支架上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固定了上百个相机。这种常规的采用图像采集设备进行3D采集的系统难以用于手机等小体积的移动终端设备上。
同时,目前也有通过移动手机来直接利用手机上的摄像头拍摄目标物多个角度图像再进行拼接的。然而,这种移动要么需要将手机安装在额外轨道上,要么就是无轨道的自由移动(例如手持移动)。前者限制了使用场景,而后者导致采集质量下降。
目前也有手机上设置可以转动的摄像头,通常采用手动或电动方式驱动,但其目的是为了拍摄相应角度图片,而并不是为了实现扫描,也更无法合成3D模型。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也曾提出使用包括旋转角度、目标物尺寸、物距的经验公式限定相机位置,从而兼顾合成速度和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除非有精确量角装置,否则用户对角度并不敏感,难以准确确定角度;目标物尺寸难以准确确定,特别是某些应用场合目标物需要频繁更换,每次测量带来大量额外工作量,并且需要专业设备才能准确测量不规则目标物。测量的误差导致相机位置设定误差,从而会影响采集合成速度和效果;准确度和速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领域急需能够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高质量、低成本、快速的3D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智能3D采集模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智能3D采集模组,包括数据接口、运动驱动装置、运动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运动装置上;
运动驱动装置与运动装置连接;
运动驱动装置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运动装置带动图像采集装置运动,从而从不同角度采集目标物图像;
上述图像用于构建目标物3D信息。
可选的,所述运动装置包括导轨和/或转台。
可选的,所述模组和移动终端相互独立,所述模组与移动终端刚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模组内嵌入移动终端,所述模组通过数据接口在内部与移动终端连接。
可选的,图像采集装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可见光图像采集装置和/或红外图像采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