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及制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74947.0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鹿小林;马磊;王国鹏;张万生;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4;C09J11/08;C09J7/30;C09J7/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郑伟健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表面 拉伸 强度 隔热 保温 胶黏剂 结构 制备 | ||
本发明设计一种金属表面用有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本发明胶黏剂由有机表层、有机~无机隔热层、有机表层组成的“贯穿骨架型三明治”结构,6~3mm的轻质骨料,贯穿有机底层、有机无机隔热层和有机表层,此结构增强涂层纵向的拉伸强度。层间设置有金属丝和高强度纤维丝组成的网状机构,以增强涂层的横向的剪切强度。该胶黏剂配方简单,原料易得,生产简易。该胶黏剂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非金属表面等,该胶黏剂流淌性优异,固化后的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功能、耐腐蚀性、耐水性优异,可以将其应用于具有保温、隔热需求的航天等行业,隔热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胶黏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
背景技术
环氧胶黏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为改善其性能,满足不同的用途,还可以加入增韧剂、稀释剂、促进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由于环氧胶黏剂的粘结强度高、通用性强,有“万能胶”、“大力胶”之称,在汽车、机械、建筑、化工、轻工、电子、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现有的环氧胶黏剂不具有耐温、隔热的功能,导致其不能应用于有隔热、保温需求的航天、舰船等。
发明内容
为了使目前环氧基胶黏剂具有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的功能,本申请公开一种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的胶黏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胶黏剂是由有机底层、有机~无机保温层、有机表层组成;
其中,有机底层在基底表面上,有机底层上覆有有机~无机保温层,在有机~无机保温层上覆有有机表层;在有机表层上设置金属丝,调整金属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等网状结构。在有机~无机隔热层内的6~3mm的轻质骨料贯穿三层,其主体处于在有机~无机保温层中,于有机~无机保温层的上面和下面各凸出一部分,该凸起高度小于有机底层和有机表层的厚度;所述有机~无机保温层为6~3mm主体部分又与3~1mm、100M轻质骨料按照一定的粒度级配与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高铝水泥和硅微粉均匀混合;在有机~无机隔热层之上设置高强度纤维丝(有机纤维丝(植物纤维丝)、玻璃纤维丝、碳纤维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调整高强度纤维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的网状结构。
按质量比例,有机底层、有机表层由环氧树脂65~80%、固化剂聚酰胺10~20%、增韧剂液态橡胶5~20%、高铝水泥5~20%组成;
有机底层、有机表层厚度为0.5~2mm;有机~无机保温层厚度为1~3mm。
所述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2~0.3mm。
所述高强度纤维丝的直径为0.1~0.3mm。
所述液态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6000。
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范围在环氧值范围0.2~0.8。
所述轻质骨料耐火度不小于1500℃,Al2O3含量为不小于30%,耐火轻质骨料的粒度为6~3mm、3~1mm、100M(目数);
所述的高铝水泥为铝酸盐水泥。
所述的硅微粉为硅灰。
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的制备为:
步骤1)有机底层的制备:常温下,将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液态橡胶以及结合剂均匀混合,充分搅拌后,涂覆在基底表面上;
在有机表层上设置金属丝,调整金属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等网状结构。
步骤2)有机~无机保温层的制备:
(a)主体骨架的制备:在常温下,于有机底层未固化前,将6~3mm轻质骨料均匀撒在有机底层之上,形成有机~无机隔热层的骨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