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3432.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埃德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10 | 分类号: | B65G43/1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赵嬛嬛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线多采面 作业 调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智能监控平台、环网交互主控装置、若干输送控制器、若干给料机和若干皮带机,每个给料机上配装给料开度控制装置和料位传感器,每个皮带机上配装高低压配电柜、皮带保护系统、驱动装置控制器、重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皮带秤计算器,每个皮带机的高低压配电柜、皮带保护系统、驱动装置控制器和皮带秤计算器与相应的输送控制器通信连接,每个给料机上的料位传感器和开度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控制器通信连接,输送控制器与环网交互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环网交互控制装置与带式输送智能监控平台通信连接;若干皮带机组成若干运输线和大巷运输线;
采用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进行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带式输送智能监控平台配装控制软件,通过控制软件进行皮带机参数输入,输入皮带机的长度、额定速度、额定运量、驱动设备的数量、安装功率、启动时间设定、皮带机编号、给料点位置、给料设备编号;
分析输送线数量大于1时,大巷输送量设定值、各输送线生产任务量、额定输送能力、运行状态读入;有输送线末端给料源设备停运时,在不超出其他输送线额定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将料源停运输送线的生产能力分配给其他输送线生产任务预设值;停运输送线后续输送长度为最短时,输出预设值直接赋给其他输送线,停运输送线后续输送长度不是最短时,输出预设值赋给比之短的输送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带式输送智能监控平台包括数据服务器和操作显示装置,操作显示装置通过Rockwell Studio5000控制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和皮带机运行控制指令的输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环网交互主控装置包括核心交换机、PLC主控制器、PLC副控制器、环网主交换机和若干环网交换机,若干环网交换机和环网主交换机环网连接,环网主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信连接,核心交换机与PLC主控制器和PLC副控制器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控制器包括I/O接口、电源模块、CPU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显示屏、协议转换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机,I/O接口与CPU模块通信连接,以太网通讯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分别与CPU模块通讯连接,电源模块与CPU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用于向CPU模块的运行供电,以太网交换机与以太网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显示屏和协议转换模块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通讯连接;皮带机的重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与皮带秤计算器通信连接,皮带秤计算器与模拟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给料机的料位传感器与输送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高低压配电柜、皮带保护系统、驱动装置控制器和给料机的开度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模块和开关量输出模块通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PLC以太网通讯模块通过TCP/IP协议与以太网交换机实时通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输送线多采面作业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协议转换模块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第二协议转换模块和第三协议转换模块,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第二协议转换模块和第三协议转换模块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通讯连接,第一协议转换模块通过ModbusRTU协议与皮带保护系统通讯连接,第二协议转换模块通过Modbus TCP协议与高低压配电柜通讯连接,第三协议转换模块通过ProfiBus-DP Master协议与带式皮带机的驱动装置控制器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埃德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埃德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4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