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1431.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徐韬;朱良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液和冷却液储存箱,其特征在于:冷却液储存箱的内部空间大于电池的体积,所述冷却液填充在冷却液储存箱中,所述电池包含电池本体和密封外壳,所述电池本体由密封外壳包覆并密封,所述密封外壳绝缘且导热,所述电池浸泡在冷却液中,冷却液储存箱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冷却液储存箱体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还包含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第一端部浸泡在冷却液中或与冷却液储存箱体连接,导热片的第二端部与汽车的散热器连接或与汽车发动机冷却管外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锂电池以它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保等特点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电池水冷却系统,一种是包含一个电池壳体和冷却腔体,电池本体安装在电池壳体内部,电池本体的热传导到电池壳体上,通过电池壳体与冷却腔体的外壁接触对电池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的效果。如申请号为201810603436.8,申请公布号为CN108550954A,名称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结构”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此申请中,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结构包括电池本体、储水箱,电池本体安装在电池壳体内,电池壳体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电池壳体上设置冷却腔体,冷却腔体与电池本体贴合,储水箱通过出水管与冷却腔体的进水口连通,冷却腔体的出水口与储水箱的进水管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水泵,冷却腔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泵分别与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电池壳体包括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之间形成冷却腔体,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块连接,储水箱固定安装在靠近电池壳体的汽车底盘上,所述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此技术方案中,电池壳体的内外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腔体,所述电池本体安装在内层壳体内,电池本体与冷却腔体贴合,电池本体的热量传导到电池壳体的内层壳体上,内层壳体再把热量传递给冷却腔体内的冷却水,冷却腔体中的冷却水通过水泵和进出水管与储水箱连接,对冷却水进行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
此技术方案中冷却系统包含冷却腔体和储水箱,电池本体的内外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腔体,电池本体安装在电池内层壳体内部,通过电池本体外表面与冷却腔体的内层壳体贴合,再通过冷却腔体的内层壳体的外表面与冷却水接触换热,再由水泵和进出水管与储水箱连接对冷却水进行水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技术环节多,且通过电池本体外表面与冷却腔体面面接触散热的方式,其热交换效率低,对电池本体各部分降温不均匀,包含的设备多,占用的空间体积大,重量也大,不利于汽车的减重和空间的有效利用。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热交换效率高、降温均匀稳定、体积小、重量低的冷却系统来满足实际需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工作时,能够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可靠的监控和降温的电池冷却系统,从而确保动力电池始终在可靠的温度范围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热交换效率高、体积小、降温均匀汽车电池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来满足实际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1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