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上料助力机械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69829.0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祥;朱志国;王欣;蔡文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昱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2 | 分类号: | B65G47/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助力 机械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上料助力机械手,包括:立柱;升降臂,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柱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梁,所述升降臂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上转动;连接梁,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升降臂转动连接,另一端固接有吊装竖杆;吊装竖杆,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连接梁固接,下端固接有电磁座。采用气动控制的助力机械手实现工件在上方工位和下方工位之间的移送,通过电磁座装夹固定工件,不仅工序简单,而且运行噪音小,自动控制运行,节约人力成本,安全性能高,工作效率高,可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上料助力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流水线作业已成为主流,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工件由下方工位上转移到上方工位时常常采用地面起吊装置或者行车来对这些工件进行上下工位的转移。这种上料方式虽然能够完成工件的转移工作,但其转移前的装夹工序繁琐,运行噪音大,且全程需要操作人员操作,无法满足现代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上料助力机械手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上料助力机械手,包括:
立柱;
升降臂,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柱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梁,所述升降臂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绕所述立柱顶部转动;
连接梁,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升降臂转动连接,另一端固接有吊装竖杆;
吊装竖杆,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连接梁固接,下端固接有电磁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限定架,由相对而设的两块架板构成,所述升降臂设置在两块所述架板之间,所述限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限定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定轴和升降气缸;
铰接定轴,垂直设置在两块所述架板之间,所述升降臂通过铰接定轴与所述限定架铰接;
升降气缸,缸体部分竖直固定在所述限定架的正下方,伸缩杆部分与所述升降臂的一端固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限定架上还设有限定滑槽,与所述升降臂垂直固接的限定滑柱与所述限定滑槽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限定滑柱设有两个且竖直分布在所述升降臂的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电磁座通过翻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吊装竖杆的下端,所述翻动构件包括:
翻动板,中部与所述吊装竖杆的下端面铰接,一端与所述电磁座固接,另一端与翻动气缸铰接;
翻动气缸,缸体部分铰接在所述吊装竖杆的侧壁上,伸缩杆部分与所述翻动板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翻动气缸通过翻动架与所述吊装竖杆铰接,所述翻动架包括:
固定板架,呈U形结构,固定夹持在所述吊装竖杆的外围面上;
转动杆套,固定套设在所述翻动气缸的外围面上,所述转动杆套置于所述固定板架的U形腔中,且所述转动杆套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板架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梁通过刚性滑轮与所述升降臂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梁上端面及升降臂下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均衡防护装置,所述均衡防护装置周向阵列分布在所述刚性滑轮的周围,所述均衡防护装置包括:
顶板,呈圆盘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为球形上凹面;
底板,呈圆盘状,其下端面与所述连接梁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为球形下凹面,所述球形下凹面与所述球形上凹面大小外形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昱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昱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