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电力红外检测车侧翻逃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65864.5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萌;张宏嘉;佘彦杰;赵东平;王毅凡;张琦;武强;马抗震;贺鑫;刘宾;陈鹏勇;王世昌;赵亚菲;管霄;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电力 红外 检测 车侧翻 逃生 装置 | ||
1.一种基于无人机电力红外检测车侧翻逃生装置,包括固定装置、连接装置、支撑装置和限位装置,其特征是:在固定装置上设有连接装置、支撑装置和限位装置,固定装置由第一固定板、粘贴层、固定块和限位板构成,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粘贴层、固定块和限位板,连接装置由连接板、连接管、挂钩和弹簧卡扣构成,连接板上设有连接管和弹簧卡扣,连接管上设有挂钩,支撑装置由撑杆、转轴和限位块构成,撑杆上设有转轴和限位块,限位装置由第二固定板、粘贴层、卡子和转轴构成,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粘贴层、卡子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板为长方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固定板下部面设有粘贴层,粘贴层上方设有穿孔,穿孔穿过第一固定板的两端面,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各固定孔均匀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侧面,穿孔与固定孔相连接,穿孔内设有连接板,穿孔上方设有卡槽,卡槽穿过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卡槽内设有限位板,卡槽上方设有滑槽,滑槽与卡槽相连接,滑槽穿过第一固定板的上部面,滑槽内设有撑杆,滑槽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部面设有两个固定块,两固定块设置在滑槽的两侧,两固定块结构相同,两固定块均为长方型结构,两固定块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部面,两固定块的下部面均与第一固定板的上部面相连接,两固定块上均设有连接孔,两固定块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为长方型结构,第二固定板一端设有两个转轴,两转轴结构相同,两转轴均为圆柱型结构,两转轴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两侧上,转轴的底面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相连接,第二固定板一侧的转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一个固定块的连接孔内,第二固定板另一侧的转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另一个固定块的连接孔内,第二固定板的外部面设有粘贴层,第二固定板内部面上设有卡子,卡子卡在连接管上,卡子与转轴之间设有凹槽,凹槽穿过第二固定板的内部面,凹槽内对称设有两个卡口,所述撑杆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撑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撑杆上设有两个转轴,两转轴结构相同,两转轴均为圆柱型结构,两转轴对称设置在撑杆的两侧,两转轴的底面分别与撑杆相连接,撑杆一侧的转轴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一个卡口内,撑杆另一侧的转轴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另一个卡口内,撑杆另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限位块的一端面与撑杆的一端面相连接,限位块设置在限位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电力红外检测车侧翻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为长方型结构,限位板的一端设置在卡槽内,限位板的一端面与卡槽的内壁相连接,限位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各限位孔均匀设置在限位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电力红外检测车侧翻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为长方型或棱柱型结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连接板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一端的侧面设有弹簧卡扣,弹簧卡扣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任意一个固定孔内,连接板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外一端设有收纳仓,收纳仓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为圆柱型结构,连接管的侧面与收纳仓的内壁相连接,收纳仓内设有连接带,连接带穿过连接管,连接带的一端与收纳仓的内壁相连接,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8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