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5606.7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进;邓海;李一峰;胡洁;梁世雄;石方梅;蓝苗苗;陈子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远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陈向进 |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H04N7/18;G08B21/02;G08B17/12;G08B7/06 |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施工现场 安全 监控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中心、门禁中心、施工现场、路由器、专用服务器及移动手机监控端;所述的路由器通过光纤连接控制中心和门禁中心;所述的路由器发射的无线网络覆盖施工现场;所述的专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控制中心和门禁中心;所述移动手机监控端通过网络连接专用服务器;所述的专用服务器内设有数据库。本发明通过专用服务器进行人工智能识别验算,可以根据摄像机传输回来的录像,自动查找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动作,及时发出报警,既减少了人员投入,也提高了安全检查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过程会显露出许多安全隐患,由于人眼观察范围有限,同时尽管各方都竭力去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力,然而施工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在建筑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几个智慧工地的系统,该类平台将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设备监控、人员管理、项目管理、项目维护等功能融合到一个平台,并延伸开发出在线办公、在线执法、政企互动、市民之声等其他多种实用功能,避免了多种管理平台并用的复杂局面,这几个智慧工地的系统主要是基于数据方面来处理,安全方面还是借助物联网的各类传感器、摄像头或人员识别工具,人工智能方面应用的主要是对进入工地的工人和重要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其它安全方面没有用到人工智能,没能对工地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及时发出警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通过专用服务器进行人工智能识别验算,可以根据摄像机传输回来的录像,自动查找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动作,及时发出报警,既减少了人员投入,也提高了安全检查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装置,包括控制中心、门禁中心、施工现场、路由器、专用服务器及移动手机监控端;所述的路由器通过光纤连接控制中心和门禁中心;所述的路由器发射的无线网络覆盖施工现场;所述的专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控制中心和门禁中心;所述移动手机监控端通过网络连接专用服务器;所述的专用服务器内设有数据库;
所述的控制中心包括主机Ⅰ、声光报警器Ⅰ、中央监控大屏及画面分割器;所述的主机Ⅰ内设有主控制器、参数存储模块、视频接收模块、视频存储模块及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的主机Ⅰ与网络匹配连接;所述的主机Ⅰ通过导线连接画面分割器;所述的画面分割器通过导线连接中央监控大屏;所述的主机通过导线连接声光报警器Ⅰ;
所述的门禁中心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主机Ⅱ、闸机机体、闸门、监视屏及声光报警器Ⅲ;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设有屏幕、摄像头、语音播放器及网络连接模块;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专用服务器;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导线连接闸机机体;所述的闸机机体中部连接闸门;所述的闸机机体通过导线连接主机Ⅱ;所述的主机Ⅱ与网络匹配连接;所述的主机Ⅱ内设有闸机控制模块和I/O模块;所述的闸机控制模块和I/O模块皆连接主控制器;所述的主机Ⅱ通过网络连接专用服务器;所述的主机Ⅱ通过导线连接声光报警器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远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陈向进,未经广西远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陈向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