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A类铝合金芯新能源汽车车内用高压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5574.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超;李士勇;耿献涛;张辉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耐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42;H01B9/00;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新能源 汽车 车内用 高压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A类铝合金芯新能源汽车车内用高压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通信线和导体,在通信线和第二内护套之间从内到外依次绕包有第二填充层、屏蔽层、第三填充层和第二纤维编织层,在导体和第一内护套之间从内到外依次绕包有第一填充层和第一纤维编织层,第一内护套上部开设有凹槽,第二内护套底部固接有凸板,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外侧固定套接有外护套,折扣块固定在外护套两侧,折扣块的一侧固接有卡板且卡扣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本发明通过凹槽和凸板将导体和通信线固定在一起,屏蔽层具有高抗弯曲性,具有更好的屏蔽效果,折扣块能够使电缆的弯折形态固定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A类铝合金芯新能源汽车车内用高压电缆。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倡导推行电动汽车的形势下,电动汽车专用电缆需求量也逐年递增。以往的电缆大都功能单一,只是单纯用于高压输电,但作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缆,大都需要在输电或充电的同时进行信号控制,且新能源汽车车内的电路布局复杂,加之车内电路环境的狭小和恶劣,因此,新能源电动汽车对高压电缆有着非常高的性能要求。
对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同时进行高压输电和通信功能、具有更高的抗弯曲性能和屏蔽性能、可实现电缆弯曲形态固定的超A类铝合金芯新能源汽车车内用高压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A类铝合金芯新能源汽车车内用高压电缆,通过凸板和凹槽使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相互卡接,使电缆具备通信和输电的功能,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波纹状的镀镍铜丝屏蔽层具有更高的抗弯曲性能,大大降低了屏蔽层因高强度的折弯而发生金属丝断裂,进而影响通信这一事件的发生,通过折扣块能够将电缆的折弯形态固定住,方便电缆在汽车内部的电路排布,避免线路的杂乱和缠绕,且折扣块增加了外护套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可加快电缆的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超A类铝合金芯新能源汽车车内用高压电缆,包括通信线和导体;
所述通信线的外侧绕包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填充层,所述第三填充层的外侧绕包有第二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二纤维编织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护套;
所述导体的外侧绕包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外侧绕包有第一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一纤维编织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内护套;
所述第一内护套的底部设有凸板,所述第二内护套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凸板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两侧均固接有若干折扣块;
所述折扣块的一侧固接有卡板且折扣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折扣块靠近卡槽的一端设有两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和第三填充层均由矿物质材料填充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是由镀镍铜丝相互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为波纹状且波峰至少为个。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是由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护套、第二内护套、外护套和折扣块均为氯丁橡胶材质,所述卡板为PVC塑料材质,所述折扣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外护套横截面为葫芦状,所述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的接触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和凸板通过橡胶的弹性相互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和卡板的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卡槽的截面宽度为卡板的横截面宽度的-倍,所述卡槽的截面高度大于两倒角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小于卡板的横截面高度,所述卡槽的截面高度与卡板的横截面高度之间的差值为4-5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耐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欧耐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