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3783.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兰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5 | 分类号: | B60L53/3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自动 对接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驱动且设置在新能源汽车底部的第一卷线轮(2)和设置在车库地面上的安装板(3),所述第一卷线轮(2)上缠绕有用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第一充电线(4),所述第一充电线(4)的一端头设置有充电头(5),所述安装板(3)上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6),在所述滑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与充电头(5)对应的充电座(7),且在所述充电座(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充电线(4)断裂的缓冲组件(8),所述滑动槽(6)的一侧还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线轮(9),且所述充电座(7)通过置于第二卷线轮(9)上的第二充电线(10)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安装板(3)与充电座(7)对应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为充电头(5)导向的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为波浪形结构;
所述充电头(5)包括插头(501)和为圆柱形结构的保护壳(502),所述保护壳(502)的侧面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关于插头(501)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限位块(503);
在所述充电座(7)上开设有与限位块(503)对应的限位滑槽(701),且在所述充电座(7)上还通过拉簧滑动连接有与插头(501)对应的插座(702),所述插座(702)通过线缆与第二充电线(10)连接,且在所述滑动槽(6)的槽底还开设有用于推动插座(702)与插头(501)嵌合的推动槽(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03)为一次成型的铁制品,且在所述保护壳(502)内还设置有与限位块(503)对应的电磁铁(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槽(703)为楔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702)为贯穿充电座(7)设置,且在所述插座(702)远离插头(5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动轮(7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8)包括设置在充电座(7)一侧的固定块(801)和贯穿固定块(801)的调节杆(802),所述调节杆(8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803),且在所述安装板(3)上设置有通过第二驱动电机(804)驱动且与传动齿条(803)啮合的传动齿轮(805),在所述调节杆(802)的两端还均设置有限位板(808),且在所述固定块(801)的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套设在调节杆(802)上的限位环(806),所述限位环(806)远离固定块(80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04)的压力传感器(8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04)运动的压力传感器(807)所检测数据为5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线(4)和第二充电线(10)上均包裹有编织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