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2979.9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付瑞东;李启明;梁文星;孙金威;段雪梅;刘媛;徐诗涵;邓雯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27 | 分类号: | A23C9/127;A23C9/13;A23C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郭艳艳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该酸奶的原料包括生牛乳、稳定剂、发酵菌种和产气菌种等,其中,稳定剂包括明胶、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和果胶,发酵菌种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气菌种包括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本发明中的配方适用于所有类型酸奶的生产工艺,由于本发明中配方的特殊性,通过发酵与后熟即可在酸奶中形成“蓬松结构”,使最终产品具有特殊口感;而且无需外部充气,在保证酸奶口感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充碳酸气的半固体或固体食品(如酸奶)是通过一种或多种复杂方法制备的,该方法包括(在混合或发酵前)向组分中充碳酸气,或者是向某些半固体食品的终产品中充碳酸气等;但充入二氧化碳气需要额外的生产设备,而且目前只能向液态食品的终产品中充二氧化碳气。因此食品工业未能大量生产充碳酸气的半固体或固体食品。针对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类产品具有获得商业成功的潜力。
目前用于制备充碳酸气的酸奶的方法包括:向酸奶中加汽水;用现有的用来制碳酸液的工业方法来制备液态的可饮用的酸奶;向酸奶粉混合物中添加金属碳酸盐来制备粉状的可饮的液体酸奶;通过充气设备向酸奶中充气等。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充气酸奶存在口感差、气泡结构不能长久保存的问题,严重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另外通过充气方法制备充气酸奶还会增加额外的充气设备,成本增加。上述方法都是通过外部手段提供气泡感,因此,开发一种新的气泡型酸奶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气泡酸奶通过调配配方,并直接发酵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稳定气泡结构的酸奶,无需通过外部手段充气,可有效解决现有气泡酸奶稳定性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泡酸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白砂糖5~9wt%,
乳清蛋白粉0.5~2.5wt%,
鸡蛋蛋黄粉0.04~0.2wt%,
稳定剂0.1~0.8wt%,
发酵菌种0.15~0.25AU/kg,
产气菌种0.3~1.2AU/kg,
余量为生牛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气泡酸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白砂糖6~8wt%,
乳清蛋白粉0.5~1.5wt%,
鸡蛋蛋黄粉0.05~0.15wt%,
稳定剂0.2~0.5wt%,
发酵菌种0.2~0.25AU/kg,
产气菌种0.5~1.0AU/kg,
余量为生牛乳。
进一步,气泡酸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白砂糖6.5wt%,
乳清蛋白粉0.5wt%,
鸡蛋蛋黄粉0.2wt%,
稳定剂0.4wt%,
发酵菌种0.25AU/kg,
产气菌种1.0AU/kg,
余量为生牛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2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