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管道管外堵漏补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2169.3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泰;张士华;傅忠尧;王宏安;曹宇光;曹学文;尹慧敏;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7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管道 堵漏 装置 | ||
1.一种海底管道管外堵漏补强装置,包括成对配置的左壳体(4)和右壳体(2)以及与左壳体(4)和右壳体(2)配合的紧固螺栓组、卡固装置(3)、密封条(9)、半密封圈(5),其特征在于,在右壳体(2)和左壳体(4)对合面间的中间位置分别加工有相互对应且相同的半圆柱槽和半锥形槽,自端部开始依次为:与卡固装置(3)配合的阶梯状半园柱槽和半锥形槽、与原始管道(11)配合的半圆柱槽、与半密封圈(5)配合的半圆柱槽、与原始管道(11)配合的半圆柱槽、与原始管道(11)配合的大半圆柱槽,两端所有阶梯状半圆柱槽和锥形槽均对称且为同一中心线;在阶梯状半圆柱槽和锥形槽的外侧、右壳体(2)和左壳体(4)结合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密封条(9)相配合的密封槽,右壳体(2)和左壳体(4)上相对应的密封槽深度之和小于密封条(9)的高度,密封槽两端端部分别处在半密封圈(5)所处半圆柱槽的中间位置;在右壳体(2)与左壳体(4)的上部,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导向套(6),导向套(6)与导向体(7)配合,导向套(6)和导向体(7)均垂直于原始管道(11)中心线;在右壳体(2)与左壳体(4)上相对应的半圆柱槽内对称镶嵌半密封圈(5),半密封圈(5)端部均凸出于右壳体(2)与左壳体(4)的结合面;在右壳体(2)和左壳体(4)上的密封槽内分别镶嵌密封条(9),密封条(9)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与半密封圈(5)相配合的凹陷,均为过盈配合;卡固装置(3)布置在右壳体(2)和左壳体(4)的两端,分别与右壳体(2)和左壳体(4)上相对应的端面、半园柱槽和半锥形槽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管外堵漏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固装置(3)包括导块(3a)、锲块(3b)、弹簧(3c)、端盖(3d)、锁杆(3e)、锁轴(3f)和拨杆(3g);其中,端盖(3d)为半圆结构,与右壳体(2)和左壳体(4)配合并分别固定在其两端,外圆面依次加工成阶梯状大直径半圆柱面、半圆柱面、半锥形面,大直径半圆柱面凸出在右壳体(2)和左壳体(4)的外面,半圆柱面与右壳体(2)和左壳体(4)上对应的半圆柱槽配合,半锥形面与右壳体(2)和左壳体(4)上的半锥形槽配合,端盖(3d)内部加工与原始管道(11)间隙配合的半圆柱槽;导块(3a)对称固定在端盖(3d)内端面上,并与锲块(3b)端面配合,弹簧(3c)布置在与端盖(3d)内端面配合的盲槽,并加工有与锁杆(3e)旋转配合的空腔;拨杆(3g)设置在端盖(3d)外端面旋转配合的空腔;锲块(3b)为椎体形状,内槽设置螺牙并与原始管道(11)配合,外表面为椎体形状,与右壳体(2)和左壳体(4)对应的半锥形槽配合,在锲块(3b)尾端设置椎体形尾翼,尾翼的外表面与右壳体(2)和左壳体(4)对应的半锥形槽配合,内表面与端盖(3d)半锥形面配合,端面与端盖(3d)阶梯端面配合,在尾翼上对应于锁杆(3e)处设置供其旋转的弧形凹槽,锲块(3b)设置与弹簧(3c)相配合的盲槽,锲块(3b)两侧面与导块(3a)配合,且平行于锲块(3b)的径向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管道管外堵漏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锲块(3b)的径向中心线位置,设置由锁杆(3e)、锁轴(3f)、拨杆(3g)组成的锲块锁定机构,锁轴(3f)与端盖(3d)上的通槽配合,在其两端分别固定锁杆(3e)和拨杆(3g);对应于每一个锲块(3b)对称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弹簧(3c)、一套锲块锁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海底管道管外堵漏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壳体(4)上的角部四个螺栓槽与特型螺栓(1)紧密配合,右壳体(2)上的四个角部上对应于特型螺栓(1)处设置阶梯槽,阶梯槽大口径槽与特型螺栓(1)光杆部分紧密配合、小口径槽与特型螺栓(1)丝杆部分间隙配合;在右壳体(2)和左壳体(4)的中部位置分别设置与中部螺栓(8)间隙配合的槽;相对于右壳体(2)与左壳体(4)结合面的对面,在右壳体(2)上设置平行于结合面的平面,与特型螺栓(1)和中部螺栓(8)的相对应的固定螺母面配合,并用螺钉将特型螺栓(1)和中部螺栓(8)的固定螺母固定在右壳体(2)上,该面的中间位置设置阳极块(10);相对于右壳体(2)与左壳体(4)结合面的对面,在左壳体(4)上设置平行于结合面的平面,与特型螺栓(1)和中部螺栓(8)的相对应的活动螺母面配合,该面的中间位置设置阳极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21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