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用分类清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1586.6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熊良兵;谭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1/10 | 分类号: | E01H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 地址: | 442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分类 清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用分类清运装置,包括水槽箱、车轮、潜水泵、连接管、连接块、卡槽、蓄水盘、蓄水圆孔、转动盘、流水孔、安装箱、电机、套筒、刷子、子杆、母杆、挡板、推板、推手和底板。本发明结构简单,所在转动盘的内部开有的流水孔,使刷子可以一边清洁地面,一边自动蓄水清洗地面的目的,避免了地面长期污垢产生的恶臭,使周边的住户免受异味的困扰;同时子母杆可伸缩,让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感到舒适,同时使用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同时避免了一边用水清洗,一边在进行清扫的麻烦,合二为一更加快捷,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运装置,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用分类清运装置,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清运是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清运各种垃圾,如社区生活垃圾清运、建筑垃圾清运、渣土清运,同时对公司、企业、工厂、商场、酒店、建筑工地、学校、娱乐场所、培训中心等场所进行垃圾清运,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和转运三个部分,在这其中收集和运输是每个系统共有的,而转运则视垃圾产生源至垃圾处理场的运输距离及收集车辆性状而设置,垃圾清运是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协调有序运行是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安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在垃圾清运的过程中,在夏季的时候,垃圾箱内部的一些湿垃圾和厨房的一些剩饭剩菜瓜果类的类的垃圾,这样往往垃圾桶长期放置,一些污水会通过垃圾桶淋到地面,这样生活在附近的住户会感受到阵阵的恶臭,同时路过的人也会感到恶心,传统的清洁工具是需要用刷子同时还需要提一桶水才能使地面完全洁净,非常的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活垃圾用分类清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用分类清运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生活垃圾用分类清运装置,包括水槽箱;所述车轮的底端外壁安装有车轮,所述水槽箱的底端的内壁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顶端套接有连接管,所述水槽箱的左端面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套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右端面套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端面套接有推手,所述连接管的左端面套接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设在连接块的前端面,所述连接块的左端面套接至安装箱的表面,所述安装箱的顶端套接有子杆,所述子杆的内部套接有母杆,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套接至套筒的上面,所述套筒的套接至转动盘的内部,所述转动盘的上下端面开有流水孔,所述转动盘的顶端固接有蓄水盘,所述蓄水盘的顶端开有蓄水圆孔,所述转动盘的底端安装有刷子。
优选的,所述水槽箱的内部结构呈U字型,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车轮安装在水槽箱的底端,两块所述挡板的尺寸相同,所述底板的底端和水槽箱的底端的外壁平行于一条直线上面,所述水槽箱的顶端的高度高于挡板的顶端高度,所述推板的高度高于挡板和水槽箱的高度,所述推手的表面结构呈O字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结构呈倒U字型,所述连接管的右端的底端套接至潜水泵的出水孔,所述连接管的左端面的底端贯通至蓄水盘顶部的蓄水圆孔内部,所述流水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流水孔的直径相同,所述蓄水盘的直径小于转动盘的直径1CM。
优选的,所述子杆的内部结构呈倒U字型,所述子杆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母杆的底部套接至子杆的空腔处,所述母杆的直径小于子杆的直径,所述子杆的高度小于母杆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结构为圆盘形,所述安装箱的直径大于子杆和母杆的直径,所述安装箱的直径小于蓄水盘和转动盘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内部上下端面贯通开有通孔,所述电机的底端的套筒套接至转动盘的通孔处,所述卡槽的半径大于连接管左边的底端的半径0.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